新区借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 推进招商等领域合作

15.05.2015  12:45

   天津北方网讯: 记者从 滨海新区 发改委获悉,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自2013年6月至今,新区累计在北京开展招商活动600余次,走访210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项目2618个,意向签约项目235个,意向投资额5000亿元,项目类型涵盖企业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科研院所、教育和医疗机构以及高端制造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投资项目。新区在招商引资、交通、科技创新、社会、生态环保等领域与京冀对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

  新区积极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造“海陆空”立体大交通体系,努力形成核心区与市中心城区、各功能区之间的“30分钟工作通勤圈”,与北京、河北省的秦皇岛、唐山、承德等周边城市间的“60分钟都市生活圈”,与辽宁、河北、山东等环渤海区域的“90分钟产业经济圈”。

  铁路方面,津秦高铁滨海站已于2013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津秦高铁全长25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起点为天津西站,终点为秦皇岛站。运营后,不仅津秦两地间最快旅行时间将由2.4小时压缩至1小时11分,更重要的是将东北与关内高铁连接成网,从天津去东北方向的乘车时间将缩短一半,比如到长春为6小时,到沈阳4小时左右。而正在建设的京津城际延伸线预计今年8月达到通车条件,通车后,从北京南站至于家堡只需45分钟。

  港口方面,天津港分别在北京的朝阳、平谷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张家口等地布局建立了物流节点,将港口服务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

   开展社会事业领域合作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新区在社会事业领域积极与京冀开展合作。新区与北京知名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共建。2008年11月27日,原塘沽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了共建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的协议。

  2014年1月26日,滨海新区政府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再次签约,开展新的合作周期,推动医院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2014年10月,医院通过北京大学医院部的教学医院评估,正式成为医学部的教学医院。2014年底,第五中心医院又成为“北京大学滨海医院”。经过多年的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医学部与滨海新区探索出了合作办医、建设品牌医院的新模式,60多位北医专家5000余次服务新区患者。同时,北京健邦医院投资设立的天津滨海新区安琪妇产医院已于日前投入运营,该院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前期开放床位50张,重点开展产科、妇科、内科、儿科诊疗服务。此外,新区还积极引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建立了延揽首都人才工作机制;与河北省及其10多个县市签订人力资源供给合作协议,推进人力资源跨地区流动。

   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新区积极推动落实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天津未来科技城两个京津两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个科技园区均于去年启动建设。

  2011年10月,天津开发区与北京中关村协会联席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开发区共建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滨海转移发展基地,使开发区、滨海新区得以承接北京高科技产业的对外转移,分享北京高端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经过几年的合作,现在不少北京企业已在天津开发区、保税区、滨海高新区等新区主要功能区安营扎寨。在天津开发区,有搜狐视频、58同城等为代表的中关村优质科技企业落户;在天津港保税区,有书生科技、央视未来电视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入驻;而滨海高新区同样吸引了一批北京企业落户。

  同时,新区充分发挥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等平台吸引聚集人才、课题、项目等资源的作用,促进北京科研成果在新区转化投产。目前,已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0项,“天河一号”、“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投入使用,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建成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0个行业技术中心、15个产业技术联盟,新增96家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推进生态环保领域合作

  在生态环保领域,京津冀三地建立了交流协商机制,全面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细则,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新区在《美丽滨海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新区高标准实施燃煤设施改燃工程和供热锅炉并网改造,强化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专项治理等,这无疑对全面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细则有积极贡献。例如,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新区同步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对燃煤、扬尘、机动车、工业污染等进行治理改造,实施物料堆放苫盖、建筑工地地面硬化及落实黄标车限行规定等措施。停止全区与建筑工程有关的生产活动,并对机动车(含外埠车辆)限行50%,共同打造“APEC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