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住心神 汇聚力量 开拓创新 推进发展新区民政局全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水平

22.01.2015  19:21

  滨海新区民政局在滨海新区区委组织开展的“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坚持“学习—思考—创新—实践”四位一体,不断强化学习研讨,认真思考谋划,创新工作招法,推动了新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在大讨论活动中实现新的突破。主要经验做法是:

  一、凝住心神,在认真学习中统思想、激活力、增动力。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区委规定学习篇目。通过学习中央精神,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倍感荣幸,倍受鼓舞。通过学习市委要求,充分体现出市委举全市之力高水平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支撑,倍感关爱,倍增信心。通过学习新区部署,深深体会到新区民政干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倍感压力,倍增责任担当。在学习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和市、区委要求,认真查摆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中存在不足,深入整改提高,进一步激发干事动力。一是表率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带好头,做表率,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干事创业风气进一步浓厚,大张旗鼓地宣传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支持鼓励开拓创新者,旗帜鲜明保护改革者,宣传创新发展先行者,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切实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三是协作尽责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珍惜新区丰硕的发展成果,维护新区难得的发展局面,自觉树立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自觉站在新区高度,围绕全区中心目标任务推进开展社会组织事业。

  二、汇聚力量,在深入思考中理思路、谋举措、定招法。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大讨论学习研讨,进一步理清新区社会组织工作思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按照“优化社会组织工作环境,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新社会组织监督管理”的“一优化三创新”总体工作思路,立足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观察点”定位,深入研究,客观分析,科学谋划,为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推进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一是优化社会组织工作环境。推进滨海新区社会组织“1234”系统工程,织密织牢服务管理网络。加大社会组织制度创制力度,完善突出新区特色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探索搭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形成分工负责、信息共享、联动互动、无缝衔接的社会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二是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按照“1+8+1”方针,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区社会组织党建信息数据库基础上,推进议事决事、信息传递、履责督责、全面覆盖、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资金保障、创先争优等八大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全程服务”社会组织党建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完善培育孵化、资金奖励、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措施招法,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城乡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大力推进街镇枢纽型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建设,重点支持中心商务区等区域社会组织发展,培育更多更优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组织,探索发挥社会组织促进经济发展新渠道、新模式。四是创新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整合社会组织监督管理资源,加强社会组织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建设,整合社会组织执法监管力量,防范和依法查处非法违法组织和活动,健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三、开拓创新,在解放思想中提建议、献良策、明目标。在大讨论学习研讨中,围绕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推进新区发展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献计献策活动,每人均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献计献策材料,共收集意见建议百余条,党员干部立足社会组织工作推进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许多好思路、好举措、好方法,认真研究采纳意见建议,明确了新区社会组织“双百”目标和“四个进一步”的年度目标,为社会组织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新区将用3-5年时间塑造100个左右讲诚信有名气(百亮)特色品牌,打造100个左右上规模有影响(百强)社会组织。到2015年底,一是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滨海新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1234”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管理、登记审批、业务主管、执法监察、党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顺畅,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和支持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二是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区社会组织党的机构和党的工作在保持全面覆盖的基础上,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和职能作用发挥得到较大提升,争取创建2个以上党建示范点。三是社会组织数量质量进一步提升,新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数和成规模的社会组织数量在改革整合基础上努力实现10%以上的增加,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努力增长30%以上。四是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进一步彰显,新区社会组织覆盖更加广泛,基本覆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区域行业,促进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推进发展,在干事创业中建机制、搭平台、创佳绩。在大讨论活动中,坚持边讨论边实践,立足大讨论为推进社会组织增添无限动力和智慧,通过社会组织实践也检验了大讨论活动成果,将大讨论成果转化为推进社会组织事业发展强大动力取得较好效果。一是织密服务管理网络。大力度推进“1234”系统工程,基本形成“新区民政局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工人才队伍支撑保障;社会组织党组织、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联合会三驾马车驱动;新区、功能区、街镇、社区(村)四级网络覆盖”的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网络,使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竖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层次、全覆盖。二是夯实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和专职社工队伍作用,为全区社会组织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保姆式快捷服务。三是加大孵化培育力度。积极推进新区、功能区、街镇三级孵化体系建设,培育了一批能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和新区建设需要的专业化社会组织。四是着力服务经济发展。积极争取民政部、民间局和市民政局领导的支持,吸引全国和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走进新区、落户新区、投资新区,初步拟定了“行博会”、基地建设、发展基金等工作方案,协调中心商务区管委会等与部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五是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区财政核拨300万元,面向全区社会组织征集、评审、立项“坚强孩子俱乐部”等32个公益项目,加强项目执行监管、审计、验收,为政府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探索了新渠道、新方法。通过公益创投,一批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好项目全面实施,有力提升新区社会服务水平,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新区各类社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截止2014年底,新区社会组织总数共2352家,其中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621家,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1731家。滨海新区被民政部确认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稿源:滨海新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