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规划纲要解读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

29.01.2016  16:00

   天津北方网讯: 新区近期出台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新区将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

  区域协同发展新区有条件和优势

  滨海新区是欧亚大陆桥的东部最近起点,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自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来,特别是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建设,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使新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些优势主要有:纳入国家战略、土地资源充足、工业基础优越、新兴产业集聚、港口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先进、招商政策优惠、运营成本较低等。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区是重要载体和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重要的出海口岸和增长极,是落实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融入、推动、引领协同发展,是滨海新区全新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落实国家定位,新区义不容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家对天津市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滨海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龙头,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港、天津机场均坐落在滨海新区,承担着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和市里的要求,新区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实现以上功能定位,推进新区开发开放。(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纲要》对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优先安排。结合新区之前发布的《滨海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年行动方案》,《纲要》从“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多方面内容对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超前谋划和优先安排。

  围绕协同发展,新区应积极推动多项任务落实。按照《纲要》要求,“十三五”期间,新区要深入开展与京冀城市间的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创新对接和载体对接。大力吸引总部机构和分支机构转移新区,尤其是积极吸引驻京央企、民企和跨国公司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等分支机构在新区发展,吸引在京金融机构总部或电子银行、数据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到新区落户,吸引信息中心、行业协会、研究院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功能向新区转移。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推动北京中关村创新政策和项目向新区延伸。加快与京津冀相连的路网建设,深化环渤海港口群及京津冀机场群合作。主动落实国家要求,建设南港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和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新区要发挥带动作用,和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好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用好用活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创新。总结新区经验,将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延伸至北京与河北等地。深化与京冀机场合作,疏解首都机场国际国内客货运压力,加强与河北各港口的合作,推进港口规划与建设的协调。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京津协同创新体系。同时与河北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帮助贫困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定位,新区需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来,这既需要新区发挥自身优势,还需要新区加强和周边区域的合作。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新区是重要通道和平台

  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指出“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提出“利用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和制造基地,有着优秀的经济基础、发达的先进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担负着在环渤海地区率先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责任。同时,这也是新区更好地实现国家定位,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机遇。

  《纲要》对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安排。《纲要》指出,新区将“以投资贸易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全面搭建陆上合作平台,构筑海上合作通道,打造东承日韩、西联中亚、北通蒙俄、南接东南亚的‘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发展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拓宽国际运输通道,探索‘东北亚—天津港—大陆桥—中西亚和欧洲’双向多式联运,打造中欧集装箱班列品牌”。未来,新区还应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等国的海上全面合作,重点推进海上油气开发利用、成套装备、海水淡化、邮轮产业、港口设施等方面合作,服务“海上战略支点”建设。发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作用,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型国际数据中心,推进“信息丝绸之路”建设。

  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要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作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区所在地,新区在对外开放上有着自贸区这一核心优势。未来,新区需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推动自贸区对内成为京津冀和“三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通道,对外成为面向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组织要素资源的平台。进一步依托自贸区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保税贸易、离岸贸易、服务贸易等,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投资和资源开发。利用自贸区经验,依托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等合作交流机制,主动融入中韩自贸区建设,推动与日韩俄等国家和地区在资金、技术、产业、人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只有通过自贸区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进一步融入中韩自贸区建设,新区才能加快走出去步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 周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