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治理天价拖车乱象不能再拖了

06.01.2016  09:41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李黔渝、王贤) 近日媒体报道一货车司机在北京出车祸后叫了拖车救援,两辆车拖车费高达12.87万元,司机四处奔走两个月后依然无解,天价拖车费再次引发舆论热议。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和法治社会常理的事,竟然长期存在,急需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彻底整治。

  天价拖车费本质是攫取暴利。据行业人士介绍,汽车救援收费全由救援公司自己定价。而救援公司入行门槛低,在注册资金方面没有限制,只要工商备案登记注册即可。近年来,各地天价拖车费事件频出。一方面,反映出制度缺失,公共应急救援服务缺位;一方面,反映出监管出现空白。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通知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社会救援机构实施救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阻止当事人委托的救援机构进场服务。规定看似保障了当事人的选择自由,但实际操作中,却由于缺少细则,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拖车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往往由拖车公司说了算。司机的处境十分尴尬,只能任人宰割。

  梳理各地天价拖车费事件,其中一些涉及有关部门变相指定“沾亲带故”的救援公司。因此,天价拖车费背后到底有些什么人得利,为何面对公众的指责,天价拖车费一次又一次不了了之,需要相关部门好好查一查。

  根治顽疾需对症下药。对漫天要价的违规违法行为,固然要坚决查清、严肃查处,同时尽快开放道路救援市场,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打破垄断利益链条,以充分的竞争倒逼拖车价格透明、公正、合理也应提上议事日程,这样才能使市场和谐有序发展,拖车费“趁火打劫”的乱象也才能逐渐消除。(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