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平台没利润 退出平台没人气 外卖平台成“鸡肋”

08.07.2016  07:31

  骄阳似火的夏天,不少市民首选使用外卖APP订餐。然而,今年夏天多家外卖平台补贴缩水,许多外卖小餐饮店还需“倒贴”入场,利润锐减,经营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依托外卖平台没利润,退出平台没人气。

  中午11时45分左右,在珠江道“顶顶卤肉饭”快餐店内,3名店员正忙着打包外卖盒,不时有快递员前来取餐。“生意挺好啊?”记者搭讪道,老板付先生摇着头表示,“将就过吧,开店2年多了,营业额与去年夏天比明显减少,少了一半多。去年夏天,每天平均有200到300单订单,营业额有六七千元。今年夏天每天最多也就100多单,3000多块钱吧。

  隔壁一家四川小面的快餐店老板也表示,才刚开始忙活起来,一上午也没接到单。“一天上百单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一天30多单吧,比去年差远了。

  说起快餐店网上订单量下降严重,大多数商户都表示这一现象和几大外卖平台补贴活动减少有关。“美团外卖工作人员说近期不会有大力度的活动了,顾客已经习惯外卖平台补贴,没有了,订单自然就少了。”一家排骨饭外卖店老板无奈地说。

  记者在百度外卖APP上看到,各个商家的外卖配送减免活动力度不一,比起去年夏天动辄满30元减20元、满50元减30元的补贴活动,今年大部分餐厅订外卖实际上已经不能享受优惠了。

  记者了解到,外卖平台虽带来了订单,但目前补贴不再,反而商家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去年顾客享受的红包优惠全部由平台补贴,而今年全部由商家承担,有些平台还要抽取5%的佣金,另外还有配送成本,每单给配送员3元到5元配送费,除去给顾客的补贴、配送成本、平台抽佣,利润不到15%。”付先生说。

  “店租、人工费每年都在涨,利润却在下降。”对于未来的经营付先生有些迷茫:“顾客已经养成了哪家优惠力度大就点哪家的消费习惯,不补贴就没生意,竞争不过别人,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吧。

  面对快餐市场外卖业务的大起大落,第一赢销网总监于建民表示,平台补贴减少后商家订单量下跌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之前各家外卖平台疯狂的烧钱补贴行为建立在非良性市场情况下运作,本身就没有持续性,不会长久。平台通过烧钱补贴获得用户量和关注度,初步目的已经达到,之后就开始考虑收益了,过分依赖平台的商家就要开始‘养平台’了。

  天津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家津认为,经过了餐饮电商平台补贴大战后,大众餐饮的利润率进一步被挤压,但市场终归要回到正常状态,餐饮业也要面临正常状态的竞争,快餐店想要做好生意,提高订单量,实现长久盈利目的,靠的是产品质量、特色、味道、服务,而非一时的补贴。(苏鹏)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