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区域发展新样板

14.04.2016  09:28

  园区循环实现“零排放

  ——泰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区域发展新样板

   天津北方网讯: 花红柳绿春光好,正是人间四月天。

  驱车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泰达),市民广场的绿地旁新近种植的樱花迎风摇曳,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吐出新芽……春日里,泰达——这个本市最大的产业园区、全国综合发展水平最好的国家级经开区,处处是景,生机盎然。

  “泰达不少地方绿化用的都是我们利用生产剩余物质加工而来的诺沃肥。”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环境与安全总监王茂霞说,诺沃肥年产万吨以上,全部免费供应,既服务了区域发展,企业也实现了“零排放”。

  在泰达,发展循环经济深入人心。

  企业自觉注重源头减量,追求污染零排放;各大主导产业注重产业关联,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区域注重搭建产业共生网络,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线”“”相互辅助结合,泰达成为了企业类型多样、产品链接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污染基本“零排放”的生态工业园区,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泰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园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更值得点赞的是,同期万元GDP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在为天津GDP贡献超过1/6的同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污染排放份额不足1/60;单位产值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节能环保指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的多赢。

  构建产业循环链条

  打造循环经济“绿色闭环

  “发展循环经济首要解决的就是物质流、水流、能流这‘三大流’的流向。可作为综合性园区,泰达拥有成千上万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物质流向异常繁复。相比水流和能流,物质流闭环循环的打造着实让人犯难。”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宋雨燕开诚布公。

  如何去破解?泰达的答案是“两条腿走路”。

  迈出的第一步,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把住“绿色关口”,围绕大项目、好项目实行“绿色招商”。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龙头带动效应,加速上下游企业聚集,自然而然形成产业循环链条。

  “当年,一汽丰田落户泰达之时,便带动了多家丰田系下游企业‘抱团’进驻,直接实现了废钢、废铝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开发区环境保护局王慧珍回忆。泰达尝到了“绿色招商”的甜头。

  随后,以长城汽车二期、大众变速箱、三星电子等一大批高水平、高效益的大项目落地投产为基础,泰达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现代服务业九大主导产业。

  “现在泰达众多产业都拥有产业循环链条。”王慧珍如数家珍,“汽车产业围绕整车项目,形成了包括发动机、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轮胎、涂料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实现了‘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流动。生物制药产业,有了以诺沃肥和中水回用为核心的包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态链;食品饮料产业,打造出了方便面生产上下游产品的稳定代谢以及废面、其他有机食品废物、废水综合利用的废物代谢。

  与此同时,泰达还尝试通过引进“补链项目”,促进产业共生及动静脉产业互补,进而补齐以大项目为核心产业上下游循环链网的“短板”。

  两条“”一齐发力,合力打通构建产业循环链条的“任督二脉”。

  “泰达2005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时,曾对区内各大产业做了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区内电子信息行业虽多,可电子废物却绝大多数流向静海,于是一项由政府规划引导、引入‘补链项目’的计划开始了。”宋雨燕回忆。

  2005年9月从事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泰鼎(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落户;2008年企业投产,年处理量在3万吨以上,实现了区内电子废物“零排放”和“资源化”。

  走进泰鼎(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分类、拆解、处理、回收车间里忙忙碌碌。在工程师张晓承眼中,区内企业产生的电路板等电子废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贵金属、铁、铜、塑料经过拆解处理后,可全部进入下游企业实现循环,一丁点都不浪费。比如,处理后电路板上的金银等贵金属将直接进入南京贵金属中心再次作为电路板原料等进行交易。

  搭建产业共生网络

  由点到面“聚沙成塔

  采访中,一位循环经济专家曾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观点:构建产业循环链条只是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一条条“线”,然而还存在大量处于循环经济链条前端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犹如一个个“”,由于多种因素一时无法跻身于循环经济闭环之中,急需区域牵头搭建一个专门针对众多中小型企业的产业共生网络“聚沙成塔”。

  泰达,当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以创新驱动为活力之源的泰达,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超过5500家。记者观察发现,一方面,不少企业希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资源,只是苦于资金、技术限制,对于循环经济之路“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却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怀揣节能环保技术,可就是“推广无门”。中小型企业与发展循环经济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隔在了两边,有劲无处使。

  2010年泰达经济低碳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低碳中心)应运而生:低碳经济信息咨询与培训、商业对接、企业交流展示、国际合作项目……一个解决企业间供需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间开展产品及副产品交易、推进先进科技应用的平台,成了泰达中小企业的“舞台”。

  宋雨燕的另一个身份是低碳中心的当家人,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中,她最直接地感受到了他们对节能环保技术的渴求:“去年10场专业技术对接会,来自泰达甚至是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的企业常把会场挤得满满当当。企业在对接会上‘相亲’,经常是会还没散,会后的‘约会’时间就已敲定。

  “企业研发可创新应用于工业污水及废气处理的磁悬浮技术在对接会上一经宣讲,就有不少企业抛来了合作意向的‘橄榄枝’。”亿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气定神闲,因为泰达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好氛围,好技术只要一露面,绝对不愁找不到好“亲家”。

  低碳中心企业服务部负责人胡若丝说,截至目前,泰达节能环保技术供方企业已累计增加至1793家。已有区内248家中小型企业加入区域产业共生网络平台,完成99组副产品交换对接,实现减少约98.1万吨废物填埋量,增加收入1.58亿元。

  创新政府引导机制

  化解循环经济三大“痛点

  “我们的尾气再利用项目,将尾气全部采集用于生产蒸汽、发电和替代生产燃料。年产蒸汽55万吨,年可节约标准煤6.4万吨。”卡博特化工(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延忠告诉记者。

  企业积极参与节能环保,推动循环经济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大家你追我赶,注重源头减量,追求污染零排放,生怕被其他企业甩在身后。

  奥的斯公司建成绿色工厂,综合能耗降低25%;矢崎天津工厂实行用能审计,每年节能收益数百万元;中新制药公司与畜牧养殖企业合作,将产生废渣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做到有机废渣的回收再利用……

  “积极性”“资金”“技术”是推动企业自觉参与循环经济的三大“痛点”。但泰达通过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出政府的引导、服务、助推作用,有效缓解“疼痛”。

  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等专业规划到《天津开发区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暂行规定》等政策法规,泰达独具特色的“绿色政策体系”让人眼前一亮。其设立每年预算为1亿元的“泰达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直指“积极性”“资金”两大“痛点”,企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政策实施以来,已向企业兑现补贴约2亿元,鼓励项目800多个。

  在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中,泰达众多科技型企业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科技创新技术在一次次产业对接会上“流动”起来,发展循环经济这一最终目标,摇身一变成为了促进区域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沃土”。一棵棵节能环保的“好苗子”,由此成长为支撑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建设的新生力量,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泰达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将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

  宋雨燕透露,低碳中心牵手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中心,有望推出服务方式2.0版本的天津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尝试利用“互联网+”探索在产业废物交换中的新模式。更重要的是,低碳中心正在筹备牵头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联盟,届时泰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望走出天津,成为全国开发区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