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津洽会不虚此行 名特优新产品给百姓全新感受

16.05.2015  19:04

津洽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特色商品吸引众多市民。俄罗斯套娃等工艺品惹人爱。

   天津北方网讯: 从口味独特的山西太谷饼,到历史悠久的哈尔滨红肠;从会削皮的水果加工机,到能电脑刺绣的电动缝纫机、能做家务的智能机器人……在昨天刚刚开幕的津洽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类名特优新商品,让天津百姓着实感受到什么叫做逛得充实、买得开心。

  商品及售卖方式都很潮

  昨天开幕的津洽会上,贸易展区的3个展馆人气火爆。扫二维码现场加会员、摇微信红包得实惠等流行的互动方式,成为众多参展商吸引人气的法宝。“刚刚扫码成了这家进口食品销售商的微信会员,一下子就得到好几件礼品还有优惠券!”正在现场参与互动的王女士年近六旬,她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真是不虚此行,让我们这样的中老年人也有机会赶一把新潮!”在一家外资品牌的家用缝纫机展台,一款能够连接电脑实现多功能刺绣的缝纫机成了“明星”,十多位市民围在工作人员身边,一边聚精会神地听技术讲解,一边饶有兴趣地动手尝试。另一个小家电展台上正在演示自动削皮的食品加工机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用工作人员的话说,小家电越智能省时省力就越有市场。


台湾七彩瓶引人驻足。

  老字号商品格外受追捧

  “看到这些老牌子,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老伴一起来逛津洽会的市民张大爷在天津食品集团的综合展台前一边挑选糕点一边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来津洽会,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所以对咱天津的老字号糕点和小吃有着深厚的感情!”除了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喜爱以外,老字号也同样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正在渤海轻工“海鸥”展台前挑选手表的孙先生对记者说:“我对机械手表很感兴趣,天津的‘海鸥表’技术含金量很高,属于性价比突出的‘名表’。”除了天津本地老字号,来自山西、福建、上海、辽宁的老字号也成为展会的亮点。在天津工作的上海人邓先生在展会现场买到了正宗的“立丰”小吃,他告诉记者:“在大超市都很少见到这个上海老牌子,是津洽会让我见到了,真是太高兴了。


用于固定手机的懒人支架受青睐。

  通过津洽会平台

  更多百姓将吃到长春大米

  记者昨天在津洽会上获悉,产自长春的松花江大米将有机会更多地出现在天津市民的餐桌上。经过长春市政府层面的推介,长春和天津两地相关粮食部门签署了粮食产销合作战略协议。

  据悉,通过津洽会的平台,长春市相关部门力求将长春松花江大米推向本市乃至华北地区,并通过规模化生产、精细化加工、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让长春松花江大米成为更多百姓餐桌上的精品。记者在昨天的推介活动上了解到,在品质数据上,长春松花江大米品尝评分值85分以上,多数产品已经达到90分以上,超过优质米分数。“直链淀粉含量”达14.0%到16.5%,优于国家优质大米质量指标,并符合绿色大米要求。其中,绿色大米的年产量已达到20万吨、有机大米年产量达到5万吨。


泰国各色香皂吸引眼球。

  天津推出五项行动计划

  助天津老字号创新振兴

  记者昨天从津洽会百年品牌传承保护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获悉,市商务委将结合天津实际,将2015年作为老字号宣传推广年,实施开展“振兴天津老字号”五项行动计划。

  这五项行动计划分别为:一是借势求进,营造老字号发展氛围;二是借梯登高,创新老字号发展模式;三是借船出海,拓宽老字号发展空间;四是借巢引凤,激发老字号发展活力;五是借策聚力,形成老字号发展合力。

  据悉,近年来市商务委会同市商业联合会和市老字号协会,围绕保护老字号、发展老字号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挖掘认定了津门老字号149家,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66家,同时扶持了狗不理、桂发祥、海鸥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做大做强。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