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计生委深入推进国医堂建设满足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30.06.2017  06:18


国医堂”的开设极大满足了患者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

      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着眼点。据此,市卫生计生委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以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国医堂”为抓手,整合中医服务项目,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养全科中医临床人才,搭建中医药综合服务平台,在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推广一体化诊疗

  “国医堂”即中医诊室集中、治疗上突出中医药特色,装饰上体现中国传统元素、注重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集中医预防、保健、治疗为一体的诊疗服务区域。在“国医堂”坐诊的中医医师实行全科一站式的接诊方式,即一名医师既能开中医处方,又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展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多种中医药服务,使患者真正体验到中医疗效的同时,又感觉到中医药服务的便捷。“一站式”诊疗服务对社区中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市、区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对“国医堂”医师进行培训,受训人员达1200余人,使“国医堂”的中医师成为了中医技术的多面手,有效提高了中医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创建活动

  多年来,市卫生计生委始终把发展基层卫生服务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同时将发展中医药服务作为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种场合会议上强调基层开展中医药工作,把开展中医药工作提升到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高度来认识,因此把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全力打造“国医堂”的服务品牌上,将“国医堂”的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各区卫生计生委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人员日常抓的工作格局。

  截至2016年底,全市通过验收达标国医堂241个,100%覆盖具备“国医堂”建设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同时要求暂时达不到“国医堂”建设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要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

  规范设置标准

  保证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加快“国医堂”建设,规范设置标准,保证质量,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国医堂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国医堂建设评审验收细则》。为实现“国医堂”日常工作管理常态化,制定了《天津市国医堂建设标准(试行)》《天津市国医堂管理办法》《天津市国医堂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等相关文件,对指导基层规范开展中医药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为解决“国医堂”中医人才缺乏的现状,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中医人才扎根工程实施方案》,出台政策鼓励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药人员到“国医堂”坐诊带徒,目前已有168人受聘到“国医堂”从事临床诊疗与带教工作。还下发了《关于开展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到一级医疗机构带徒应诊的通知》,要求获得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的人员,每周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带徒应诊、授课、公益讲座等。

  通过紧紧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原则,把提高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作为医改的重要环节,推动了医改的不断深化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通过创建“国医堂”,调整基层医疗服务功能,调整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结构,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普遍现象,逐步实现了基层单位“靠特色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既保持了医疗服务公益性,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又使老百姓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医患双赢。

 

文章来源:
本市国医堂网络覆盖城乡
    “从家走到国医堂用时不到6分钟,卫生厅
天津市三级医疗机构增加预约诊疗服务
    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