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将“升级”

13.03.2015  19:00

  发展滨海新区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综合创新能力,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的窗口;激发都市型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新区农业全面发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和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日前在新区农委201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新区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在农业精品生产上挖掘新潜力,重点实施现代都市型农业提质增效“六项工程”,打造滨海都市型农业升级版,推动新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根据规划,从今年开始,新区将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提质增效“六项工程”。到2017年,新区将新建提升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个,新建提升设施农业示范区24个。围绕滨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多领域创新构建高效现代都市型农业


  今年,新区将重点打造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生产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使基地成方连片,形成规模。同时,重点发展蔬菜、牧草、生态林、经济林和苗圃,实现农业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方面,今年新区将在100万蛋鸡养殖规模基础上,重点建设肉羊种业、奶牛生产基地和精细化规模生猪养殖基地。针对农业龙头企业,新区还将加快制定落实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关融资、征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在运作模式上,新区将积极探索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运作模式,促进基地生产、管理、经营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围绕生态循环农业、高效种植业、现代渔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5个板块,从今年开始,新区将重点建设10个现代农业项目。


  探索新途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据了解,今年新区将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做大做强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创新政府资金支持形式,加快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示范社。


  与此同时,新区还将继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中塘镇试点基础上,从今年起,新区将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建立区、街镇两级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服务平台,实现全市联网动态化管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计划培育家庭性农场、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各5家。发展良种种苗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利用金融政策支持,开展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协助新型农业主体获得贷款,探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提升,新区今年继续实施清洁村庄行动,推进农村卫生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整体靓化,解决村庄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环境清整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问题。加快美丽村庄建设,2015年建设5个市级美丽村庄。同时,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启动秸秆收储与固化成型燃料示范项目,强化重点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治理。今年,新区将完成35家规模化养殖厂粪污治理工程和2.28万台先进民用炉具推广工程。


  在湿地保护方面,今年新区将整合机构,组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推进北大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实施天津北大港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建设。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新区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网络化管理,并逐步建立产销一体化及区、街镇、企业(基地)安全追溯网络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除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外,新区还将全面推进放心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按照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信息可追溯的原则,开展放心菜、放心肉鸡和放心水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监管信息平台,实施安全责任、基地监管员、产品检测、凭证上市等各项制度。到2017年,新区预计建设放心菜基地2万亩、放心肉鸡基地5个、放心水产品基地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度进一步提升。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