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2020年GDP将达五百亿

15.11.2016  14:03
  日前,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生态城将围绕支撑世界生态型城市发展的核心产业方向,聚焦以技术、内容、商业模式驱动的智慧驱动型,以及以乐游、乐活、乐业驱动的消费驱动型两大产业类别,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有效整合资源,全力发展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强化优质人才保障,着力提升生态城产业吸引力。到2020年,生态城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五百亿台阶,实现五年翻两番的目标。
  围绕“绿核”
  打造五大主导产业
  今后五年,生态城的产业定位将更加明晰。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生态城紧紧围绕绿色产业一个内核,依托智慧创新驱动和都市消费驱动两个引擎,全力发展文化创意、互联网+高科技、精英配套、冷链物流、滨海旅游五个主导产业。
  背靠众多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生态城的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生态城将一方面走“自然式循序渐进”发展道路,着力引入偏技术和内容驱动的环节;另一方面,择机切入“跨越式一战成名”发展道路,通过申请独具竞争力的产业政策、引入航母级孵化平台等重大策略,取得全产业链布局。以国家动漫园为载体,提前布局微电影产业,建立微电影大数据中心、微电影创业创新中心、微电影培训中心,搭建微电影交易平台,设立微电影发展基金,开办微电影相关的杂志和博览会等。
  互联网+高科技产业同样是发展重点,生态城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其在电子商务、资讯沟通、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互联网主流业态方面的发展基础。着重应用“互联网+”战略思维,融合发展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智能硬件、“产业外脑型”科技服务业等科技创新产业。
  围绕精英配套产业,生态城将重点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额、财务公司、资产管理、结算中心等非银行金融业态,探索与新加坡院校合作建立职业培训基地,着力发展安全、卫生、语言、信息化、城市管理、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培训业。按照商业业态与周边常住人口的比例关系,依序在南部和中部片区发展业态错位的社区中心,在南部商业中心促成开发商与专业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在青坨子地块发展艺术、文化、生态等主题的超配套商业综合体。
  与此同时,生态城也将加大冷链物流产业和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在冷链物流产业方面,生态城将依托天津港和中心渔港,通过营造便利的通关环境,围绕进口肉制品、水产品及乳制品,做大仓储容量和周转量。在滨海旅游产业方面,充分发挥“海、河、湖水系连通相融”的水系特征,做足海洋、运河和生态湖泊的主题。以南部和中部片区为核心,向西依托“一带一核一中心”(以蓟运河故道为带,以静湖为核,以营城污水厂为新源工业游中心),打造“城市滨水生态翼”,布局小尺度、开放式、适合不同季节、游客和居民可共享的旅游街区,着力发展生态工业游。
  优化布局
  发重点片区 提升产业水平
  在主导产业的支撑之下,生态城将在今后五年着力开发重点片区,将合作区的起步区、中部片区、生态岛片区和管理区的临海新城、北部产业区、中心渔港等片区作为规划建设的重点。结合产业基础,积极培育与片区相适应的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水平和内生发展能力。
  按照主导产业定位,结合重点片区的开发,生态城起步区的国家动漫园将聚焦发展文创产业。生态科技园重点发展互联网+科技服务业。中部片区的信息园,着重发展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岛片区的国家影视园,全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北部产业区重点发展互联网+智能硬件产业,同时开辟生命科学板块。在港口周边园区发展冷链物流业,重点引入食品加工、仓储物流、贸易集散、金融服务等企业。在临海新城的企业总部园,重点发展互联网+科技服务业;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周边,重点发展时尚运动等滨海旅游产业。
  紧盯龙头
  打造550多家亿级营收以上企业
  “我们将按照产业定位,紧盯行业龙头,狠抓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实现产业和区域融合发展。”生态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生态城招商引资要着力打造“千、百、十”工程,即年储备项目要达到1000个以上,内联引资超过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亿美元,落户入驻的项目达到50个以上,形成大项目、好项目源源不断汇集的态势。 
  据介绍,到2020年,生态城企业营业收入将超过2000亿元,形成以互联网++高科技为主,以文化创意和精英配套为辅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同时,围绕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巨大的初创期、成长期、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1亿元的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筛选建立骨干企业培育后备库。发挥领军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支持企业在主板、中小板、新三板、OTC市场挂牌上市。到2020年,力争打造营业收入1亿量级的企业约500家, 10亿量级的企业约50家,力争培育出2家以上百亿量级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动、梯度支撑、基础牢固的企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