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核查”果断拦截违规资金

22.03.2016  12:36

3月10日,天津财政预算支出监控系统“红灯”亮起,某单位一笔800万元工资项目,在由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划转时被拦截。这笔资金在流转中触犯了专款专用规则,单位在打支票时被系统拒绝。今年1至3月份,市财政局“电子稽查”拦截支出项目69余笔,涉及违规资金2332余万元。

天津市级财政预算支出动态监控系统,是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覆盖全市市级财政、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以及人行国库的国库集中支付网络,设置的业务流程督办监控、资金安全监控、三公消费监控和预算执行监控10大类共计70条监控规则和基础信息库,覆盖预算执行全过程,包括对预算信息、收款人账户信息、金额及资金使用用途等内容进行动态监控,并做出综合判断分析,筛查出违反财政财务管理规定的每笔支出。对筛查出的预算单位违规支出,分类显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智能预警,系统对四种预警自动实行拦截、核查、督办强制措施,在项目指标的最初端口,发现并阻断预算单位违规支出,进一步规范预算支出行为,有效防范体外循环、违规挪用等财政风险。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寓监督于管理之中,增强了财政部门管理监督效能,将财政监督关口从事后前移到事前和事中。

走进预算支出动态监控室,看见工作人员正在核查处理每一笔“亮灯”资金。专职监控干部小张对记者说:“红色预警肯定是支出方向出了问题,比如这笔资金,本应该是支付给供货企业的,可他们却把资金转入到自有资金账户上,这样流转很可能出现截留、挪用或“小金库”问题,必须拦截!橙色预警一般是单位开支与财政资金安排用途不符,需要单位及时纠正。”不到1个小时,小张他们处理了4笔违规预警。市财政局每月对预算执行监控情况进行通报,逐条列示违规止付、疑似违规等事项明细,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反馈机制,不仅对预算单位形成警示和威慑作用,促进预算单位重视预算执行和规范财务管理,而且提高了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联网核查的质效。

2015年,市财政局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共监控财政资金25.6万笔,强制止付违规支出1681笔。今年起,市财政将采用“大数据”技术,逐步将公务卡消费信息、财政直接支付、税收征管信息、单位财务核算信息等纳入动态监控范围,用互联网+监管手段从源头预防腐败问题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