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枣花香 张家窝镇百年枣乡文化千里闻名

08.09.2016  21:03

      枣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果品。《诗经》中曾有 “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

    张家窝镇枣树栽培历史近300年,素有“百年枣乡”的美誉,镇内枣树种植最早可以追溯至清雍正3年(1726年),从那时开始,枣树就在张家窝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陪伴乡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张家窝镇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着得天独厚的枣树生长环境。境内保存下来近600亩连片清代中后期枣林,树龄多在200年以上,最大的已有260岁,小的也有100多岁,堪称华北地区枣林之最。

      张家窝镇的枣颇具地方特色,其品种主要有快枣、二秋、苠枣三种。快枣早熟,行进球形,品质上等,酸甜适口;二秋果实为长圆形,果面光滑,呈紫红色,果肉多汁,口感酥、脆、甜;苠枣果实为椭圆形,味极甜,呈深红色,果肉致密,不仅可以鲜食,而且耐储运,可晾干枣。果子成熟期分别在8月初、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果实生长期分为60天、75天和90天。特别是立秋时成熟、鲜脆且酸甜可口的快枣,是天津水果市场不可或缺的品种。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百姓生活水平低,枣树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到鲜枣成熟期,人们肩挑脚撵往返几十里徒步到市区卖枣,朝出暮归,销路很好。那时候,大部分农户房前院后都有枣树,每到打枣时,大人孩子围成一圈观看,偶尔捡到一两颗放在嘴里,感觉无比香甜。当地百姓对枣的吃法十分讲究,除了鲜食和晒制干枣外,把它做成枣糕、蜜枣、枣茶、醉枣等,特别是用苠枣制成的醉枣,成为那个年代最美味的小吃,孩子如果能在过年时吃上几颗醉枣,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自2000年开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林和经济林建设长效发展,广泛种植皮薄质嫩、果肉丰盈的冬枣。先后建立高村、老君堂、东琉城、张家窝、薛庄子等冬枣基地,形成了沿京沪高速公路长8000米、宽600米,面积近万亩的冬枣产业带。2011年规划建设枣树公园,占地400亩,引进70多个品种, 约27000棵枣树。包括文化广场、采摘、销售、展览、观赏、种植六大区域。

    张家窝镇十分重视对古枣树的保护,投资2.7亿元规划建设了枣林大道。东起柳静路,西至博航环路,全长5公里,双向六车道。大道两侧分布有6000余株古枣树,形成一条古枣林走廊。在11个村农民还迁小区和部分公园,保留古枣树300余株,实现绿化美化的同时,成为本镇枣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作为天津小枣的故乡,全镇目前共有冬枣8000亩,多品种枣树2000亩,百年以上枣树19000棵。在大力发展枣树文化的同时,投资8亿元,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5000亩的农业产业园区,建成蝴蝶兰、食用菌、有机果蔬、园林园艺、灵芝园、葡萄园等多个种植生产基地。

    走进张家窝,游客可以采摘冬枣,参观原生态百年枣林和万亩枣园,同时,聆听千年枣树故事,漫步枣林大道,再吃上一顿地道的农家饭,能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农家生活的乐趣,更能感受绿色生态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