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原副校长遭围攻的背后:标题篡改引大V跟风

01.09.2015  21:24

8月30日开始,新浪微博认证账户@盛大林(认证身份为知名杂文家、时评家、书法家、河南日报评论员)发表了一篇微博(现已被删除):


 


 

随后,任志强、崔永元等大V转发该微博。大量网友被歪曲事实误导,评论转发侮辱谩骂梁柱教授。


 

然而,微博用户@辟谣与真相 找到了梁柱教授发表的原文——《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此文刊登于今年4月的《红旗文稿》杂志,4月10日新华网转载,采用的原标题。而最早使用《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标题的,从目前搜索看是凯迪社区,4月17日凯迪社区以这个标题转发了这篇文章。


 

与篡改的标题相反,原文中梁柱教授提出的核心观点是,看待历史必须忠于史实,要全面、客观和辩证去认识历史,而不是通过拼凑历史,颠倒黑白。结果因为完全颠倒是非的篡改标题被人们误解为梁柱说的是“要立场不要真相”。在一干大V不分青红皂白的转发下,8000多转发和3000多评论里大多都是不堪入目的侮辱梁柱教授的言论。


 

而微博用户@辟谣与真相 的微博显示,这已经是梁教授被第二次篡改标题歪曲原意群起而攻了。


 

关于此事,8月31日当事人北大原副校长梁柱教授通过《环球时报》进行回应说:“现在就是有一些人太过无聊,想尽一切办法,在网络上施展他们不可告人的伎俩,让很多不明事实的民众对一些重要问题和事实产生误解甚至反感,我觉得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伤害,甚至连起码的道德都不顾了。”


 

这一事件最终水落石出,但歪曲事实对梁教授的伤害已经造成,当初不加鉴别转发造谣贴的大V对辟谣真相却漠不关心。传播君回顾约请及摘录各家观点,从中或许可以看到一些反思:


 

@马伯庸 著名作家

在微博时代,“阅读并理解全文” 真是一项稀缺技能。


 

@司马南 主持人、学者

梁柱先生文章写得很好。 某些人故意歪曲梁柱先生的本意手法不光彩证明了目的不光彩。


 

@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

那些转发者是有责任的。那么愚蠢的观点,他们真的以为一位北大老教授会撰写专文予以论证吗?他们为何不稍加甄别,对原帖内容的真实性做些质疑呢?需要指出,质疑是那些大V的长项,他们常以质疑官方所做的一切为荣,为何对一个差不多是“钓鱼帖”的东西却会立刻信以为真呢?


 

@石述思 时评人

其实标题党现象在网络上由来已久,因为互联网是注意力经济。很多人的跟风,尤其是一些有影响力有地位的人的跟风,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点:第一是利益的驱动,第二是获取注意力带来的好处,比如名气、影响力等。这也是一个提醒,面对这样耸人听闻、严重背离常识的观点,应该更加审慎地研判。希望这件事能够引起警示,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人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


 

@孤烟暮蝉 时评人

在一个“阅读并理解全文是一项稀缺技能(马伯庸)”的当下,身为党报评论员,恶意篡改文章标题,引得一众公知和不明真相的网友对原文作者的谩骂,如此秀下限之后竟然全无道歉与悔改之行动,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媒体与媒体人的病到底要怎么治?不管是网媒还是传统媒体,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动力在于,掌握了舆论影响力就掌握了金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的媒体病不是一朝一夕得的,盛大林也不是唯一的一个“病人”,我们的媒体病已经泛滥扩散,这病要怎么治?党媒究竟要不要讲党性原则,社会究竟需不需要正能量?这一切考验的是当政者的智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A2OTU5Mg==&mid=210229250&idx=2&sn=bcf66fda05476420bda5a874983baaa5&scene=1&srcid=kY9lXbZg5uRF5z3aMiLD&key=dffc561732c22651b4a1c00716c6566bd7468ea4d133b58bcc804655550f28a8e5b08ad56a2b9494eca09ce50b9c0bd9&ascene=1&uin=MzY1MzU5MDAw&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IMB2tiRnMFvm32m%2BGwFzQKRUKYqc%2BUXec4vkrj5yhagl15wcR68gfBHEun7%2F23v%2B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