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严打破坏环境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05.11.2015  18:09

   天津北方网讯: 为有效遏制破坏环境资源、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多发势头,天津市检察机关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201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33件179人,提起公诉302件560人,追捕犯罪嫌疑人8人,追诉犯罪嫌疑人5人,向有关部门和企业发出检察建议51份,立案监督4件8人。

  据介绍,本市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办破坏环境污染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从犯罪主体看,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主体多为农民、无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劳动者;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多发生在未取得营业资质的小型生产企业。从犯罪区域看,多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城郊结合地区。污染环境类犯罪,一般集中在城郊等经济发展较快、厂房较为集中的区域。作案手段隐蔽,反侦查意识强。犯罪分子在挑选作案地点时,往往选择处于人口稀少的偏僻路段、废旧厂房内开设制假、致污窝点,以私自挖掘暗管、渗井等不易被人察觉的方式,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为逃避监管打击,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快递等渠道非法制售假药。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犯罪活动大都采取低劣手段制假售假,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在多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中,都有市民因为食用了不安全食品,身体发生不适。共同犯罪所占比例较大。

  下一步,市检察机关将结合本市实际,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加大打击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力度。市检察院将深挖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中的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案件,发现负有监管职责和侦查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充当“保护伞”的,将依法予以严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