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处置岂能一禁了之?天津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好出路

24.01.2017  17:10

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副主任胡伟接受本网采访

      人民网天津1月22日电 (唐玉洁)日前,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月20日,本网就天津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主要做法等问题采访了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副主任胡伟。胡伟表示,《决定》是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的,强调“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对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置不能一禁了之,而是应该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出路”,在此基础上,对于违反规定进行露天焚烧的给予适当的处罚,这既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益,同时也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天津的生态文明建设。

五化”是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出路

2016年天津市主要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约59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168万亩,玉米种植342万亩,水稻种植40万亩,棉花种植20万亩,高粱、大豆等其它作物20万亩。”说起天津农作物的情况,胡伟如数家珍。

这些主要农作物秸秆产出量合计约达260万吨,其中可收集量约220万吨。”这么多的秸秆如果被烧掉,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如果综合利用,就可以一举多得。胡伟说,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采取肥料化(秸秆粉碎还田)、饲料化(青饲料)、燃料化(用于发电、压块之后烧锅炉)、原料化(造纸、板材加工)和基料化(食用菌的种植)“五化”的形式进行。当前,“五化”利用以肥料化为主,2016年天津市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4.1%;饲料化利用率15.1%;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预计4.0%和4.7%;基料化利用率不到0.1%,预计全年秸秆综合利用可超过97%。

财政三年投入1.2亿元支持秸秆综合利用

胡伟表示,天津对秸秆还田机、打捆机、青饲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采取倾斜政策,保障资金、实现双补,使装备能力不断提升,确保在收获的同时,粉碎秸秆,做到收获一亩、粉碎一亩、播种一亩,不给焚烧秸秆留下时间和空间。胡伟介绍道,2014年至2016年天津市财政连续三年共投入1.2亿元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今年,天津市财政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更加有利于全市农机管理部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类秸秆隐患的清理将更及时,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更快,收储体系建设更完善,农户和政府更满意。

同时,天津市农委正在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精神积极与市科委等部门协调,加入资金投入,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快适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据胡伟介绍,相关活动方案正在制订中。

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

决定》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胡伟表示,将从四个方面着手实现这一目标: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让农业经营主体自觉强化秸秆的处理工作;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农作物在收获过程中便捷快速的粉碎还田;三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体系建设,尽量将不便于还田的秸秆打捆外运使用;四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拉长秸秆利用的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的附加值。

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可达到97%,已经具体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能力,但还有潜力可挖。”胡伟满怀信心的说道,市农委领导正在考虑秸秆综合利用的治本之策,科技研发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也在逐一破解,再加上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