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清理暂缓“一刀切” 地方竞争或重启

26.05.2015  02:39

 “我曾经就预测,国家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清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现在看来我赌对了。”一位甘肃省财政厅官员日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近日,《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25号文”)发布,其中明确指出,各地与企业签订合同中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对已经兑现的部分不溯及既往,此前规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清理工作,待今后另行部署后再进行。而此时,距离以清理地方税收优惠为主要内容的《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62号文”)发布,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

  “虽然地方政府在出台优惠政策中有部分违规,甚至有失公平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但是清理需要时间,要有过渡期,而不是一蹴而就。”上述财政厅官员表示。

  清税缓行

  按照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62号文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开展一次专项清理,认真排查本地区、本部门制定出台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特别要对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等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确保没有遗漏。通过专项清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并发布文件予以废止。

  然而,这一贯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政策出台后,争议声就一直不断。

  “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拿什么吸引企业落户”。62号文发布之后,西北某省份一位招商局的副局长刘志远(化名)就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发出感叹。

  他多次向上级单位反映,招商难度本来就很大,如果一旦取消相应的优惠政策,基础设施较差的区域或许彻底失去招商竞争力。在一份他向记者提供的内部文件上显示:该省份自2014年12月1日起,对于违法、违规的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并发布文件废止没有法律规范的优惠政策;如需保留,可在充分说明理由、提出政策期限的基础上暂时继续执行,待省级政府报财政部审核汇总之后专题请示国务院,再依据国务院审定的处理意见执行。

  类似的文件下发后,大部分涉及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的省份都上报了需要留存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说明了具体缘由。

  让刘志远最头疼的是62号文件缺少过渡期,在短时间内,要求地方政府将那些未经国务院批准的违规税收政策完全清理,现实中难度极大。

  陕西益友会计事务所一位会计师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企业所签署优惠协议,一般都是按照财年计算,即补贴是按照年度考核。例如,根据企业在地方上的投资金额,地方政府给予一定额度税收优惠;或者按照企业年度纳税总额的多少按比例给予企业奖励。

  往往这些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协议都是3~5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一旦地方政府单方面解除已经签订税收等优惠协议,如果企业损失过大,甚至会和地方政府对簿公堂。上述会计师表示。

  这种解除优惠的行为,同时也削弱了政府招商的公信力。根据公开报道,两会期间,四川省省长魏宏向李克强“诉苦”:62号文导致四川省410个正在实施还没论证的项目和290个已经签约还没实施的项目停滞,涉及近1万亿元投资。

  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今年前4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9979亿元(下同),按年名义增长12.0% 增速比前3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前4个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分别同比下滑6.4%、1.2% 和1.5%。

  此时暂缓税收优惠清理,不排除政府“放水养鱼”的考虑。“25号文的发布应该是各方力量争取的结果。”刘志远表示。

  优惠“变装”

  “各省于2015年3月底上报财政部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专项清理情况可能促使了25号文的出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官员表示。

  5月11日晚国务院发文通知,暂停2014年国务院62号文部署的税收等优惠政策清理工作。然而就在4天之前,西安市曲江管委会旗下的招商二局向曲江文化产业园数百家企业传达了2014年税补以及房补的相关政策。

  按照曲江文化企业的相关通知,将按照此前的优惠政策补贴2014年的曲江文化产业园内符合要求的相关企业。

  在上述通知会上,数百家企业除了关心能够领取2014年的相关税收补贴和房补补贴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务院发布62号文之后,曲江新区是否在2015年延续此前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当时这些企业得到的回答是,曲江已经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定不再延续此前制定的补贴政策。

  25号文下发后,曲江招商二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国家已经暂停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清理工作,曲江也不会再补贴园区内的所有企业,而会重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有重点地补贴少部分有发展前景有创意的企业。

  事实上,西安曲江税收等优惠政策部署的改变并不是个案。记者联系了多个产业区以及开发区发现,在2014年62号文发布之后,这些园区大多对此前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并且在补贴政策上发生了改变。

  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园官员向记者表示,以前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几乎是只要愿意来的企业都可以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国家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但是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园区必须要让利给企业。

  但是在62号文发布之后,国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开展对区域内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清理,特别要对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会议或会谈纪要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请示、报告和批复等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确保没有遗漏。

  在这一背景下,不少省市自去年起正在创新新的补贴方式,例如产业引导基金政策。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了《关于运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促进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送审稿)》决定从2015年开始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基金规模暂定30亿元,分3年到位,每年10亿元用于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科技、对外开放等领域。青岛市日前出台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设立方案,引导股权投资企业和社会资本向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未上市企业投资。

  今年2月初成立的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扶持的首个项目5月15日达成,集美区人民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触控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宣布“厦门游戏创新中心”正式落户集美区。

  地方竞争重启

  华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珉虎2013年带领公司团队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这个韩国商人经营的商超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营业额接近2亿元。

  “这离不开国际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支持。”但62号文下发后,郑珉虎心就一直观望着。

  一直以来,对土地和资源的控制是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竞争的资本。而从某种程度上,这种竞争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进行各种名目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则正是地方政府间进行“竞赛”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表示,2013年针对中国2012年的企业经营环境进行的调查中,企业家对中国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为3.05分,属于一般水平,其中导致这一评价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由于中国各种形式的税收优惠过多,导致同一产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

  显然,62号文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有目的”的调整以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公平的市场体系。

  “因为刚开发园区在基础设施上都不够完善,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予以持续,支持的手段主要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来体现。”西安国际港务区招商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区域招商中一直就伴随着地方政府出台的税收等有优惠政策,所以要在短时间内让政府摈弃这种以优惠政策为诱饵的招商手段,显然有困难。“一个长时间的过渡期很有必要。”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25号文虽然给地方提供了缓冲期,但从长远来看,取消不合理的优惠政策仍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