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架起民族团结进步之桥

08.06.2015  10:31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6-08   
   
   
   
  澜沧江水汹涌澎湃,横断山脉巍峨连绵,康巴腹地的昌都,孕育了久远的藏东文明之魂,更绽放着崭新的民族团结之花。新时期,一批批海河儿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口援藏的号召,跋山涉水踏上雪域高原,无私奉献青春和热血,与当地的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筑起了津昌两地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以来,继承和发扬了“老西藏精神”和前几批援藏干部的光荣传统,将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暖,认真履职尽责,倾力投入工作,通过结对认亲交朋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帮扶百姓致富增收,让当地各族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援藏干部的情谊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共同谱写了西藏繁荣、津昌共赢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伸出援助之手    奉献热血青春


  海拔3900米的医院急救室内,因产后大出血已经昏迷的藏族产妇扎西央吉急需输血,由于当地条件有限,没有血库,情况十分危急。经历几个小时抢救工作已经身心俱疲的天津援藏医生苗振立,不顾旁人的劝阻,毅然对在场的医护人员说,“我的血型与产妇相同,输我的血。”随着新鲜的血液顺着导管流入病人的体内,几个小时后,扎西央吉终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


  这是2014年4月发生在丁青县人民医院的真实一幕。一时间,天津援藏医生献血抢救藏族危重病人的感人事迹在藏东大地上被传颂着,大家称苗振立是“雪域高原上的天津好门巴”。得知此事,天津市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宣传表彰。苗振立也在当年获得“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为获表彰的60人中唯一在藏工作的第七批援藏干部。像苗振立一样,所有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援藏干部的诺言,为藏族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为藏区发展奉献热血青春,共同唱响着藏汉民族团结的大爱赞歌。


  作为援藏干部中的重要力量,天津援藏医生们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赞扬。2013年昌都“8·12”地震,恰逢刚进藏上班第一天的董伯岩等几位天津援藏医生,他们主动请缨参加救灾医疗队,深入抗震救灾一线积极开展医疗救援;丁青县突发150多人的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天津援藏医生们赶赴现场,果断处置,连夜奋战,成功挽救了38名重症患者的生命,创造了大面积群体严重食物中毒零死亡的奇迹;利用节假日,天津援藏医疗队深入昌都11个县区的乡村开展义诊10余次,惠及当地群众5000多人次。为解决江达县乡镇学校物资运输困难的问题,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邵刚多方联系天津原单位和爱心企业捐赠14辆乡镇学校用车,并亲手发放到了各乡镇学校。在丁青县援藏干部的积极联系下,天津市华北集团投入400万元在丁青县建设昌都市首家学前教育中心,今年年底前该中心就将建成投用。


  结对认亲帮扶    资助困难群体


  阳光明媚的周末上午,早早起床的14岁藏族女孩平措巴宗难掩内心的喜悦。当她终于见到盼望已久的祖叔叔和邓阿姨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叔叔阿姨给她从天津带来了特产小吃和学习文具,拉着她的小手仔细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她好好学习、早日成才,谆谆教诲犹如一股暖流淌进小平措的心窝。


  夫妇双双援藏的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昌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祖大祥和妻子邓迎红医生,目睹西藏贫困家庭的生活后,经过联系,决定共同资助来自卡若区的两位困难学生平措巴宗和四郎措姆及其家庭。2014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一直希望当面感谢恩人的平措巴宗终于见到了资助自己的祖叔叔和邓阿姨,兴奋和喜悦无以言表。结对认亲交朋友,为群众排忧解难,帮扶资助困难群体,成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与当地各族群众广泛进行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增进民族团结、理解和认同的具体实践。


  来自丁青县觉恩乡一个困难家庭的3岁男孩嘎松多吉,因患先天性颈胸椎结核,面临高位截瘫的危险。丁青县援藏干部胡学春等人伸出了援手,资助小多吉从西藏来津治疗。经过专家会诊,决定先保守治疗,待他长大后再实施手术根治,并为孩子量体定制一套全身支具以保护颈椎,这让小多吉和他的家庭对美好的未来又充满了憧憬。援藏干部主动与当地困难学生结对子,最多的连续10年同时资助5位当地困难学生直至毕业。经过援藏干部的积极倡导和牵线搭桥,10余家天津爱心企业和机构与昌都家庭困难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资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在已经结束援藏的天津教师李勇的协调下,他所在的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与昌都市实验小学结成“协作校”关系,并启动了“影子培训”工程,通过“一帮一”师徒结对免费为西藏昌都教师提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