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住“精准” 圆梦“脱贫”——白城脱贫攻坚工作走笔

18.09.2016  18:35
      一场秋雨过后,鹤乡大地秋意渐浓,秋风拂过,悠悠碧水,层层稻浪……又是一年金秋季,又是一年收获时。

  嫩江之滨、洮儿河两岸的这片土地,是国家确定的大兴安岭南麓扶贫片区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干旱贫瘠,风沙盐碱是鹤乡人抹不去的记忆,全市5个县市区有3个国定贫困县、2个片区天窗县,全省70万贫困人口白城就有20多万人,将近三分之一,为全省最高……

  “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今年1月,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庞庆波向全市发出动员令,并郑重承诺确保到2018年末实现与全省同步脱贫。

  一直以来,白城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蒋超良省长亲自带队到白城,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隋忠诚副省长专门听取白城近期脱贫工作汇报。

  一直以来,白城围绕不拖全省后腿、打造白城速度,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强力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实施了一批符合市情、符合实际的特色做法和创新模式。

  扶贫打好精准牌, 脱贫按下快进键,鹤乡脱贫攻坚的“白城答卷”令人瞩目,瀚海扶贫画笔遒劲挥洒,力透纸背。

  精准识别变“漫灌”为“滴灌

  户主姓名:闫再军;年龄:43岁;所在屯:古城屯;

  家庭人口:2人;贫困属性:3级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残致贫(3级智残,同79岁母亲生活);发展需求:政府支持、提供项目;

  帮扶责任人:高兴国、李国柱、程淑梅、刘立选(地、市、镇、村);帮扶措施:培训技术、棚膜经济(合作社经营);帮扶计划落实情况:现已下拨精准扶贫款8000元、大棚已扣完(移栽菇娘)……

  大安市月亮泡镇先进村精准扶贫计划表中,贫困户年度脱贫任务一目了然。挂图作战、“精准滴灌”,该镇探索形成了严格调查摸底、农户申请、民主评议、村级公示、复议等十步工作法,使全镇626户1405名脱贫对象经得起推敲、检验。

  “贫困人口被准确识别和建档立卡后,精准扶贫才有了基础,才能通过‘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把贫困人口托在‘底线’之上,帮助他们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道‘门槛’,要集中精力、投入更大财力、借助各方外力、催生内生动力、激发无限活力,绝不让一个群众在扶贫攻坚中掉队。”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于这样的认识,白城把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脱贫资源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身上,变“大水漫灌”为“滴灌”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

  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问题,要把真正的穷人找出来,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白城市从启动伊始就明确了一个态度,就是不留下任何隐患、经得起历史检验。从这一基调出发,确定了不混入一人、不落下一人的总原则,从严从细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再补课”和“再提升”等工作。

  年初以来,全市统一组织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再补课”和“再提升”,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识别做到精准、再精准、更精准,切实达到应进全进、应出全出。今年年初,全市确定贫困人口为20.1万人,省里下达的脱贫任务是9.3万人,而白城确定了前两年自我加压、最后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计划今年脱贫100125人,2017年脱贫63665人,2018年脱贫37222人。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全市还建设了一个精准监控大数据信息平台,利用云计算现代化网络系统,保证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工作调度、督查指导、作战指令快速、便捷、安全、准确传达到位,基层扶贫工作进展、经验亮点、问题建议及时反馈。做到一键清楚脱贫对象家庭状况、贫困属性、致贫原因、脱贫项目、帮扶单位、包保干部、扶贫成效。一键明晰脱贫产业项目名称、投资主体、实施单位、落实地点、建设规模、筹资模式、预期收益。一键知晓脱贫工程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开工时间、形象进度、项目监理、竣工验收、投产达效。一键通畅脱贫工作交流指导、视频对话、信息留言、决策咨询,做到与贫困户直接对话,随时核查,跟踪问效,确保精确掌握扶贫动态信息,力争把难啃的骨头放在前面,高速高效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精准施策 变“输血”为“造血

  北方9月,秋意渐浓。

  “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一家人也住上了大砖房,屋里还安装了坐便……”在大安市安广镇永富村,村民李作山的儿子李永龙看着即将完工的新房,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2016年村里帮扶我实施养猪项目,年底可净赚6000余元,再加上各种帮扶政策的补贴,预计全家将增收5100多元,不仅外面的‘饥荒’可以还清了,一家人也基本脱贫了。” 李永龙一转身,拿起一根建筑用的木方走进房中。

  “我父母常年卧病在床,这几年给父母看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债,日子过的很苦。现在不一样了,政府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收入增加了,医药费都有着落了,可惜母亲今年4月份去世了,没有看到、享受到今天的好日子。”李永龙在感伤之余,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信心。

  “输血”不是长远之计,“造血”才是脱贫致富的最好药方,才是实现贫困对象同步奔小康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破解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矛盾,充分激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帮贫更要帮心,脱贫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出路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上项目,发展实体经济,最终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围绕群众真受益、脱贫真见效,坚持以到户到人为核心组织精准施策工作,重点在“五抓五到位”上下功夫,让贫困村“化蝶起舞”,使贫困农民“华美转身”。

  白城把项目作为精准施策的突破口,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商议研究,使每个贫困户都有切合实际、保证脱贫的项目。一方面,确保产业项目全覆盖。在与贫困户逐户落实脱贫项目的基础上,梳理确定了种养加工、光伏扶贫、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土地整理等方面的项目,并制定了县、乡、村三级产业扶贫规划。区分贫困人口的不同情况,推行了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自建自营、没劳力或没技能的实行父母子女结对联营、以资源资产入股分红的合作经营、无劳动能力委托村委会统一建设管理的托管经营、“公司+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龙头企业带动等五种脱贫模式。为确保项目覆盖所有贫困人口,按照贫困程度,分类扶持脱贫项目。

  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叠加保脱贫。围绕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研究了大病救助保障实施办法,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通过补贴个人保费、提升报销比例、衔接民政救助等方式,确保贫困户大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药费能够承受得起。围绕解决因学致贫问题,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贷款项目,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域内外企业家、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

  目前,全市共筹措各类扶贫资金41亿元,已投入19.6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9.3亿元,本级财政资金2.38亿元,已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816个,建成投产427个,覆盖贫困人口21万人次,预计增收3.1亿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516元。

  精准包保 变“思路”为“行动

  “省里的包保干部多次下来访贫问苦,隔三岔五打来电话,让乡亲们感到很温暖、很振奋。”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德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会有感而发。

  作为经济薄弱村,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75岁的于庆水老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家的粗茶淡饭、陋室简棚会迎来尊贵的客人。同德村群众更没有想到,省里的“大干部”会到他们村,迎着料峭的寒风,行走于乡间田野,进门入户促膝谈心,一个一个解决难题。其实,在同德村一百余个贫困户家庭,户户都来了一位“亲戚”,他们来自全省、全市、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一对一”“手牵手”,帮什么、怎么帮,不脱贫不脱钩,在机关干部脑海里始终存在这样的思索。入户、调查、登记、走访,他们每人手持一张联系卡,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嘘寒问暖于百姓心坎间。 “携手前行,零距离帮扶,等于和贫困户建立了共同体,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是各级包保人员的共同心声。

  精准聚焦,集中发力,把思路变为行动,“一对一”扶贫正在行动中……蒋超良省长亲自带队到白城,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并对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此后,还多次委托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调度包保村精准施策情况,给予了具体指导。其他10位省级包保领导也都亲自到包保村开展帮扶,对白城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特殊关照和大力支持。期间,隋忠诚副省长专门听取白城近期脱贫工作汇报。包保我市64个贫困村的50个省直部门,都坚持包保村不脱贫不脱钩,全力开展包保帮扶工作。特别是省直各包保部门,认真帮助包保村研究棚膜经济、水利设施、光伏扶贫、特色种养等脱贫项目和政策,既投入了真金白银,更给了精神鼓舞。

  在借助外力,搞好对接服务的同时,白城还动员全市力量参与包保帮扶工作。市级领导、部门帮扶对接65个贫困村;各县(市、区)也参照省、市的办法,向所有贫困村派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与原岗位脱钩全天候驻村开展帮扶。目前,全市576个部门(单位)包村、1.65万名干部包户、10万名党员参与帮扶,实现了包保帮扶“无死角”、贫困村屯“全覆盖”。

  精准建设 变“乡村”为“乡愁

  74岁的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李福老人,最近每天都会跑到工地几趟,看建设中5层小洋楼,那里有他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看着小楼封顶、开始室内装潢,李福笑得合不拢嘴……吉林省西部通过实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让贫困户“带钱”住上了“望得见乡愁”的新家。

  通榆县作为吉林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试点,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换取300公里外长春市高新区的建设用地,这样一增一减,既保障了农业耕地面积,又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级差地价的收益用来建设新农村。

  该村还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集体资产量化折资,每个农民持有一定股份,每年不仅能分享公司规模化经营的收益,还可以为公司打工赚钱。“既要让乡村美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更要让农民富起来。”这是通榆县上下的共识。在陆家村,从交错纵横的水泥路、别具特色的民居和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看出村民的富足。

  宜居、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直观体现,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是形象,富民是核心。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只作表面文章,更要注重基础建设、注重环境整治、注重规划完善、注重实际成效。

  年初以来,白城市委、市政府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针对白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欠账多、差距大,而且任务非常艰巨的实际,把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不仅要实现全面脱贫,还要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舒适、幸福的好日子。为此,白城提出了干净、整齐、规范、配套、美丽的十字方针和整体推进、分类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十六字原则,实施了白城市实施美丽乡村十项创建工程。把所有村分为达标村、先进村和标兵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搞一刀切。同时,白城还把生态移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既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又推动县一级探索集中建设新居、原有建设用地还田增收、以土地增减挂钩扩展新的财源。为了把建成美丽乡村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县(市、区)积极与开行、农发行对接,依托整合涉农资金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全市可融资23亿元,平均每个村可融资500万至700万元,同时要求,每个村必须集中使用这笔钱,围绕白城市实施美丽乡村十项创建工程,干成几件实实在在的大事,决不允许零打碎敲、挪作他用。

  目前,全市危房改造已开工8338户,占全年改造任务的40%;入冬前将完成20893户改造任务,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0%。针对地处偏远的贫困村,白城市还因村制宜开展易地搬迁工作。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脱贫攻坚,时不我待。千村万户扶贫工程的阵阵春风,吹绿了穷乡僻壤的座座荒山,拂暖了贫苦老百姓的心窝窝。如今,鹤乡——白城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愈加踏实笃定,依托着更好更实的政策、更重的责任、更适宜的产业项目,一幅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在瀚海大地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