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集团:丝绸之路上的棕榈园

29.11.2015  18:35

  总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聚龙集团自2006年起走出国门来到印尼开发棕榈种植园,也是我国最早投身“走出去”战略的国内粮油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加工企业,在印尼拥有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土地,建有3座配套的毛油压榨厂。

  然而,“走出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摆在聚龙面前的是一片赤裸裸的“未知”,在几乎无任何可参考对象的前提下,聚龙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去创造一条“世上本没有路”的“聚龙之路”。

  丛林中开出“聚龙之路”

  在印尼加里曼丹岛上一片被大火烧过的原始次生林里,聚龙在海外的“第一种植园”诞生了,创业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垦荒”过程。加里曼丹岛遍布热带丛林,地广人稀,沼泽遍布,满眼的丛林,泥泞的土路,如同一片洪荒之地。

  李国政是棕榈园创业初期的亲历者之一,刚到园区的日子,首先要适应的是又湿又热的环境。棕榈树紧靠赤道生长的特性,决定了种植园必须位于典型的热带地区。每年5月到11月是雨季,几乎天天下雨,频繁降雨导致空气湿度达90%左右,李国政感觉自己“都快发霉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同样落后,许多地方还没有通自来水,日常生活用水都靠流过村中的一条卡布瓦斯河。在卡布瓦斯河一侧的地区甚至还没有通电,人们依靠点煤油灯照明。

  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与融合过程中,李国政和同事们“苦中作乐”。比如,在热带的丰富水果包围下,种植园的中国员工周末会到附近的马努苏村“采摘”,享受一顿奇珍异果的大餐;再比如,他们发现蛇皮果果树跟棕榈树很像,需要刨开毛茸茸的叶子,找出包在里面的果实。果实的皮像蛇皮一样,果肉吃起来涩涩的,感觉至今让他回味。“当地人很淳朴,做生意的意识不强,‘采摘’时还会额外赠送一些水果,给人感觉很随和。”当地人主要以种稻米、打鱼、打猎为生, 除自己消费外,还卖给种植园的工作人员。

  信任在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九年的时间里,聚龙在当地修河道、架桥梁、建高压电塔、建学校、建诊所、盖发电厂……对于与岛上村民的融合过程,李国政如数家珍,他说,尊重当地人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在赤道阳光下成长

  2011年,刚刚走出校园的汪佳新从天津奔赴印尼工作,作为聚龙的管理储备干部之一,通过数月的培训与实践学习,他成为聚龙印尼区第一种植园质检部的一名员工。已经在园子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汪佳新,皮肤被赤道上的阳光晒得黝黑,回想初来乍到时被“曝晒”的过程,他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他惊奇地发现在三十几摄氏度的高温下,当地人都穿长袖外出,还都是厚厚的那种。当他身着短袖,戴着鸭舌帽在园区工作时,一天下来,身上就被晒“爆皮”了。从此,他领教了赤道阳光的厉害,外出时不仅穿好长袖,还戴草帽,防止耳朵被晒得“起泡”。

  汪佳新每天例行的工作之一,就是要跟踪监测地里的产果情况与果树的生长质量,这意味着他直接要面对的就是印尼当地的一线工人。“我曾经把沟通这个事当成课题来研究。”汪佳新坦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最大的障碍,尽管在国内培训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印尼语基础,但是真的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还是傻眼了。

  主动的改变和沟通,是他走出困境的开始,“从起初的不会说,不敢说,到后来的主动去找工人沟通,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从前我会感到很焦虑、发脾气,后来会慢慢地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想办法让工人接受我,我也更理解他们。”现在,印尼语已经相当熟练的汪佳新变得更加成熟理智,不断的自省与改变,让他从一个初出校园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跨国企业的中坚力量。

  现在,汪佳新所在的第一种植园已成为各个园区建设的样板,气派的办公区、崭新的住宅区,以及各种配套的篮球场、网球场、台球厅,甚至还有卡拉OK厅和咖啡室。“在这里过节的机会特别多。”汪佳新表示,很多印尼传统的节日和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家都会凑在一起庆祝,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享受着不同国家的欢庆方式。“去年开斋节过后,沉静了一个月的园区食堂开始热闹起来,各种中国的、印尼的传统美食都搬上餐桌,现在想想还能把馋虫勾起来。”聚龙在种植园里的中国员工也会同当地员工一起庆祝,各种欢乐的自编节目和美味大餐,将节日彻底变成“无国界”。

  目前,聚龙在印尼当地的员工已近九千人,为当地的就业和民生保障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并为当地员工制定了科学的薪酬福利体系。在种植园周边,聚龙与当地农民开展“合作种植”,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当地村民共享。截至目前,“合作种植”范围已达到40多个村庄,有五千多个家庭两万多人受益。(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