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274个城市综合评价中跻身前四 天津创新竞争力从何而来
近日,首部《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显示,在全国274个城市创新竞争力综合评价中,天津位列第四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昨天,记者采访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大勇,就天津如何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的机遇与发展路径畅谈认识和体会。
“天津在新时期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依靠天津多年来不断发展累积的组合优势。”刘大勇认为,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配套齐全的工业发展体系、滨海新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期开放发展、教育科技的资源优势以及不断发展的民营经济,让天津从基础创新到产业发展各领域可以共同发力,建立形成相对完整、规范并不断成长的创新发展体系。
基于良好的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天津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配套的科技政策与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逐渐发展的技术市场,使得天津在科技创新领域逐步建立起从科技研发到技术转化的完整链条。刘大勇对此表示,天津近年不仅在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等知识产权创造的方面具有积极的表现,在知识产权的运用方面也显现出机遇。根据天津大学课题组的测算,天津市技术对外转让数量、技术转让接受数量自2012年以来均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体现了天津市技术转移的效果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天津的创新发展潜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也得到进一步释放。”刘大勇说,京津冀地区创新要素与产业优势资源的有机整合,构建了协同创新共同体,让天津科技创新发展获得了新的历史机遇。比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让天津的产业基础与北京的研发优势形成有效互补与对接,在提升创新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产业竞争力。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基础性的创新资源通过研发成果试验、新产品应用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可以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刘大勇建议,天津应当进一步借助已有的创新基础与比较优势,培育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可以通过教育及科技政策的支持引导,进一步发挥天津市高水平教育科技资源和高端制造业聚集的基础优势与人才优势,让天津的高校、科研院所与技术密集型的实体经济在良性互动中形成创新发展的组合优势。同时,可以通过一系列发展改革举措为创新驱动寻找机遇,在天津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努力形成促进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有可能在重点创新领域实现突破。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天津原有的推动民营企业创新研发的财政与科技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创造力与竞争活力;结合优质的外资投资与国际市场,实现创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并且,通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融资渠道、优化税收等途径,完善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为创新驱动发展建立良好的市场基础,通过探索适合天津发展、有利于创新潜能释放的新路径,将隐性的比较优势转化成显性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天津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