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莫让垃圾掩盖了乡愁

14.11.2015  11:51

  新华网天津11月14日电(记者杜宇、韩洁) 古人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今天,“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13日对外公布的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无疑是落实这一战略的具体行动。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安放在诗词歌赋中的乡村,是如此美好与纯净。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垃圾成灾、污水横流成为不少乡村环境的缩影。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有0.7亿吨未做任何处理。除了生活垃圾,各种颜色的塑料制品、玻璃、陶瓷碎片等建筑垃圾也随处可见。我们无法想象,“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乡村,如何承载得了浓浓的乡愁?

  垃圾整治看似小事,实则意义重大。这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协调共享发展新理念的具体体现。垃圾整治看似简单,实则挑战重重。这是对亿万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治理成本。

  十部门已经提出具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人们期待着,通过垃圾整治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更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美景不只出现在诗词中,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