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网络诈骗又现三类骗局 市民办小额贷款被骗

05.03.2015  20:03

        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 常健  昨天从公安机关获悉,春节过后,通讯网络诈骗又现小高峰,受骗群众少则被骗三五百元,多则上万。办案民警汇总三类骗局,提醒市民不要上当。

  类型一 无抵押贷款

  天津西青区男子小张准备创业,由于资金不足,便想到了贷款。正在发愁时,他在网上看到一个可以办理贷款的帖子,于是就加了发帖人的QQ。通过聊天得知,这个人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王经理,王经理告诉他可以提供15万元贷款,但小张每月要支付10%的利息,两年内把贷款还清。小张当即同意。接着,王经理要求小张交一些保证金和手续费用。小张也没多想,于2月21日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给对方6000多元,此后他等待多日未见贷款下来,小张怀疑被骗遂报警。

  警方提醒:骗子常以无抵押、不需要手续费、低息等诱惑受害人,利用受害人节后急需用钱的心理,频频得手。市民若需要贷款,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类型二:异地消费

  “这里是××银行,您于2月22日在海南消费5000元,如有疑问马上与我们联系。”这种异地消费的诈骗短信在节后很常见,因为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刷卡消费,所以不少人会上当,拨打电话后,按对方要求把钱款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假期过后十几天是短信诈骗“适合期”,骗子正是算准银行结算需要时间,在此时间段发诈骗短信蒙人。接到类似“异地消费”的短信不要轻信,即便真在异地有过消费,也要先向银行求证。

  类型三:多收话费

  春节时,微信、电话拜年不少。节日过后,不法分子抓住这个时机,冒充运营商客服人员,谎称节日期间系统出错,多扣了用户的话费,应予退回。当事主同意后,骗子要求事主提供账号和密码。事主一旦轻信,账号和密码就被骗子掌握。

  警方提醒:假冒运营商的电话往往比正规运营商电话前多“+”或“0”。另外,一旦对方要求用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肯定是骗子。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