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大国的承诺经得起考验

06.05.2015  13:27

中国面向世界的郑重承诺,在一个个切实的行动中兑现,经得起大灾大难的考验

4月25日,里氏8.1级强烈地震突袭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千佛之国”尼泊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波及邻国。截至5月4日,尼泊尔“4.25”强震已经造成7300多人死亡,约1.4万人受伤。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国际救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第一时间行动,中国政府两面同时救灾——一方面紧急安排驰援本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吉隆县和定日县等遭受较为严重灾害的地区;另一方面紧急向尼泊尔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并紧急帮助在尼中国公民安全转移。

“在此危急时刻,中国人民坚定同尼泊尔人民站在一起,中方愿向尼方提供一切必要的救灾援助。”地震发生当日,习近平主席向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致慰问电。

地震发生第二天,62名成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即抵达加德满都,成为首支抵达尼泊尔经联合国认可的重型国际救援队。截至5月2日,中国政府首批186吨紧急救援物资全部运抵尼泊尔,中国红十字会援助的2000顶帐篷、20名救援队员已全部抵尼……

在尼泊尔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也展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尼泊尔各界和国际社会纷纷为中国的无私奉献和负责任态度点赞——

“我对中国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和感激。”亚达夫总统说,中国派出最好的救援队和医疗队以最快速度赶来救灾,他们的工作是最出色的。患难见真情,只有特别的朋友才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感谢中方第一时间向尼泊尔灾区派出救援队,这充分体现了尼中之间的患难深情,尼泊尔人民将永远记住中方的支持和帮助。”尼泊尔驻华大使马斯基述说感激的心情。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说,中国是尼泊尔的好邻居。近些年,中国自身也经历过严重灾害,每一次除了启动应对机制,还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恰当的做法。中国赈灾迅速,经验值得分享。

英国广播公司官网报道称,中国在救援中的表现,显示出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增强。《华尔街日报》文章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学者詹姆斯·查的话说,通过迅速的救援行动,“中国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点赞的声浪此起彼伏,反衬出那些偶现的杂音不得人心。一些满肚子酸水的人,竟能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编派出“中国责任论”的变种,其心理之阴暗惟恐不能登峰造极。

“中国是尼泊尔真正的朋友!”这是尼泊尔领导人、尼泊尔人民由衷的话语,这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对那些不实之词的有力驳斥。

奉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面向世界的郑重承诺,在一个个切实的行动中兑现,经得起大灾大难的考验。

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同国际社会共同提供的真诚援助,能够帮助尼泊尔人民抚慰伤痛、力克时艰、战胜灾害,早日重建家园!



原标题: 负责任大国的承诺经得起考验(钟声)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