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物馆两老者都是志愿者 为市民讲解金融史

07.12.2015  10:36

王钟声(左一)和刘钟鑫(右三)讲解过去银号中职员工作流程

   天津北方网讯: 周末是不少老人与儿孙相聚的时间。而有两位耄耋老人,却选择每周到博物馆中做起志愿者讲解员。90岁的刘钟鑫和88岁的王钟声两位老人,都是本市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志愿者。在上周末的国际志愿者日中,两位老人与财经大学的大学志愿者们一同为市民带来公益金融史讲解。

   年少时都是钱庄伙计解放后继续在银行工作

  进入中国金融博物馆,在第一个分馆中播放着一段视频。一位老人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伏案坐下,时而拨打算盘,时而用毛笔书写票据,最后还用精致的小锤子、剪刀将账簿装订。这位视频中的“演员”就是刘钟鑫。“我们当年就是这样写存款单等票据的。”刘钟鑫和王钟声两位老人,都是上世纪40年代左右的开始在银号、钱庄工作。“那时我们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在钱庄‘学买卖’。”刘钟鑫介绍,他自1940年从河北冀州来到天津,在庆丰银号当练习生。“当时我们这些小伙计,开始就负责送款、取款、送票,有点像现在‘ATM机’的功能。”解放后,刘钟鑫和王钟声依然从事银行工作,他们分别经历了私有制银行、公私合营、社会公有制改革等多个金融发展阶段。“很庆幸,每个重要时刻我们几乎都见证了金融机构的变化,能在这里为大家讲述眼见的金融史,我想是比起书本上学习,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两位老人都最爱讲“天津金融”板块,老机构还在解放北路,老故事也都在心头。“解放北路上的银行,我都很熟,其中多数都是风貌建筑,直到现在外部轮廓、内部结构也没什么变化。”指着中国金融博物馆中天津金融部分微缩的金融机构沙盘,王钟声介绍,他有银行工会工作的经历,曾经一段时间经常到解放北路上各家银行进行走访或参加工作会议。金融改革过程中,各家银行发生的变化和故事,如同电影画面在老人脑海中历历在目,每次讲起各家银行发生的故事都有声有色。

   风雨无阻义务讲解老少志愿者互相学习

  每周两天,每次4个小时,两位老人风雨无阻为市民普及金融知识。刘钟鑫老人自2010年中国金融博物馆开馆以来,就在馆中义务讲解,目前,每周周四和周六两天的14至18时左右讲解。王钟声则经刘钟鑫介绍,目前也在博物馆内义务讲解了一年时间,他每周周五和周日下午负责讲解。除了两位老人,目前,金融博物馆还有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多家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市民讲解金融知识。“我们也在互相学习,在博物馆里讲现代互联网金融这块,我就不行了,很多东西都是跟大学生志愿者们学习,然后给参观的人讲,属于‘现学现卖’。”王钟声表示,目前,每天能在博物馆里接待几十位市民,希望讲解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金融,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走进博物馆跟他们聊一聊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