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钢集团天铁公司:有一种改革叫同舟共济

11.01.2015  10:18

   天津北方网讯: 为节省公车花费,这个2000多人的厂子,只剩一辆公务用车;

  为减少劳务支出,这里的人们自练“武功”,拆除淘汰设备、维保设备、年检生产线,多难的活儿都自己干、抢着干,两年时间里,这里的人们减少了2000多名外来用工,减少开支上亿元;

  为提高劳动效率,破解干部队伍层级多、分配乱等积弊,这里的人们勇敢向“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传统开刀,并成功让243名班组长、215名二级单位中层干部心甘情愿摘下“”帽;

  ……

  这里的人们说,我们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企业要是黄了,我们即便去摆摊,也没人买呀;这里的人们说,同舟共济,没有哪一家企业的职工会像我们这样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因为企业真的就是我们的家。

  在这块距离天津千里之外的“飞地”河北省涉县生活的人们,像爱家一样爱着自己的企业——渤钢集团天铁公司,这里的人们知道,面临全行业低迷不景气,要生存,要活得更好,只有抱团取暖,改革奋进——

  他们做到了!连续三年,这里的员工年收入增长10%以上,“企业创效了,职工增收了!”天铁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玉海告诉记者。

   公车改革

  两轮车改天铁全公司公车总数减至89辆

  在天铁采访,记者乘坐的宣传部唯一的公车每月“”油量有定额,一个月130升油的额度用完了就没得跑了。

  “那要真没油跑不动了,不得影响工作吗?”记者好奇地问开车的司机师傅。

  “能一趟干完的事儿,就凑齐了一块干了,这还提高效率了呢。”司机师傅说。

  天铁的第一次公车改革始于5年前。“当时,天铁下面23家二级单位都有车队,少的七八辆,多的二三十辆,光是小轿车最多时有500多辆。首次车改,总体原则是每个处室留一辆小车,二级单位按实际缩减用车数量,多余车辆进行拍卖。这次车改把公司车辆总数由344辆减为122辆,公车使用费用每年节约了2000万元。”天铁物流公司副总经理屈宏告诉记者。

  在车改上初尝甜头,2012年10月天铁启动第二轮车改。

  此次车改,天铁鼓励车辆所有者上交公车,但凡上交车辆的二级单位和处室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笔钱用于相关单位的交通补助津贴。

  舍弃使用公车的便利,支持新政的实施,天铁全公司23家二级单位有20家选择了上交全部或部分公车,炼钢厂有2000多名员工,只保留了一辆小车。

  “你看我,车改后开自己的私家车上下班,不用等大家一起挤公车,也挺好。”天铁物流公司副总经理赵守江告诉记者。

  赵守江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第二轮车改让天铁的公车总数减少至89辆,“这次车改,仅车辆的年修理费一项就节省了200万元,2013年公车的总花费是416万元,2014年前三季度这个花费是230万元,从年节省2000万元,到年花费近300万元,这里面堵住了多大的花费?”赵守江称。

   人事改革:

  干部能上能下开通“九级”通道

  人事改革在哪儿都是最棘手的,在天铁,这项始于2013年的改革却平平顺顺地推开了。

  “天铁作为有4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状况也一度存在,我们曾有个处室共23个人,却有9个科长。”武玉海介绍。

  为什么在天铁,什么难事都能商量着办呢?

  在天铁公司第一炼铁厂一号高炉,车间主任王景刚告诉记者,一高炉车间4个班组共有16个班组长,现在减为9个,而整个第一炼铁厂299个班组要压缩掉80多个。

  “大伙都能以大局为重,知道现在企业经营困难,管理层级和人员多,企业执行力就会打折扣,职工的收入也会受影响。要说天铁的这种凝聚力,应该是从父辈那儿传下来的,只有企业好了,大家的生活才会好。”王景刚说。

  第一炼铁厂机修车间润滑班的何亮就是从班组长职位上下来的,他告诉记者:“当班组长13年,此次整班合并,不再任班组长了,每月少拿150元,刚开始也有情绪,逐渐想通了,下来的不是我一人,怎样为企业好怎样来吧。

  天铁针对班组长和两级中层干部的缩减职位数量,是通过员工评议和自愿两种方式进行的。

  第一炼铁厂自动化车间原党支部书记张庆利就是主动要求退下来的:“因为身体不好,干得吃力,就主动下来了。

  而另一位中层干部李保增原是四高炉车间党支部书记,在民主测评中被评议下来,调到安环部任副部长。“职级降了半级,一开始感到失落,心里不太舒服,但慢慢也觉得能上能下很正常,我有信心在新岗位努力干,通过评议再回到原职级。”李保增当着一屋子同事的面对记者说。

  在第一炼铁厂,共有18位中层干部降低职级,其中被动下来与主动申请的各占一半。这个比例正好与天铁公司调整下来的215名二级单位中层干部比例吻合,全公司100余名二级单位中层干部主动退出岗位。

  一方面是降低干部职数,精简管理机构,一方面是健全职工的晋升发展体系。2014年10月天铁实施“员工九级晋升通道”,改变了以往只有当“干部”才能晋升的单一发展渠道,而是对技术、技能、管理三支队伍的全体员工进行长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只要是优秀人才,不当“”照样可以拿到一样的高收入。

  “今后天铁将逐步弱化普涨式的增加收入方式,而是更多地体现技术技能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指挥棒作用,用大家的话讲,就是手里有‘绝活’就有好收入。”武玉海说。

   经营模式改革:

  自营工程两年省下1.3亿 非钢产业利润占据半壁江山

  天铁公司这艘巨轮在市场逆境中航行,同时还承担着压缩产能、减少排放的责任,钢、铁产能达到800万吨的天铁最近两年压缩到600万吨。

  产量在减少,数千名职工面临转岗分流,职工的年收入却连续三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何做到?

  武玉海称,天铁的做法首先是止住出血口,“修旧利废”,用管理的进步换取效益的增收——节水节电,一年省出8000万元;备品备件的科学使用,一年减少支出5亿元;通过对标提质增效,一吨生铁成本从2014年初的2885元降为10月的1880元,吨铁成本下降1005元;清理外来用工2000人,设备维修不再外委,全部自营,“自己的活自己干”,一年省出修理费9200万元……

  再则是抓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档次来增收——高强抗震钢筋研发、汽车、家电高档用板的产品升级,热轧低合金精轧螺纹在“”字上下功夫,扩大在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应用和对外出口,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回报。

  第三则是紧抓非钢产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旗下香港国贸公司利用香港政策开展贸易融资业务,降低融资成本;物流公司与天物集团建立大宗货物(煤炭)交易平台;小额贷款公司、耐材加工等非钢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非钢产业创效占利润总额2.4亿元的半壁江山。

  武玉海着重向记者介绍了天铁这两年自营工程开展情况:“这个‘自营’工程最能反映天铁改革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相互依赖,共闯难关的精气神。

  “2014年我们检修了4座高炉,除了耐材砌筑等专业性太强的工作请人干以外,剩下的都是自己干。就连医院化粪池的维修、马路牙子的地砖铺设这样的活儿,我们都抢着干。因为炼铁产量减产,我们上半年员工在奖金上收入减少了70万元,但由于干自营工程,劳务收入这块增加了222万元,职工每人每月反而增收了800元。”第一炼铁厂厂长张文东向记者介绍。

  王刚是第一炼铁厂一烧车间班长,他告诉记者:“回家媳妇挺高兴,收入增加了嘛!

  2013年,天铁总共完成200余项自营项目,共有15000名以上干部职工参与进来, 2012年以来,累计降低费用1.3亿元。

  “员工们以厂为家,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但天铁人做到了!我们的凝聚力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最好武器。‘绝地相逢,勇者胜’,天铁人有信心迎来更好的明天。”武玉海信心满满。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