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张家窝镇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辖区综合执法

17.03.2017  17:36

为进一步强化镇区管理,优化执法环境,张家窝镇在运用除了处罚、许可、强制之外,不断优化监管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监管方式,通过运行实践,证明工作方法切实可行,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一是网格化管理,科学配置队伍,优化管理资源。随着辖区自然村的集中居住以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落户,为切实强化社会治理效能,张家窝镇自2014年来成立了“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综合执法大队,设置人数120人,下设四个执法中队和一个网格中队,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建成了综合执法办公大楼、技防中心和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中心。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资源更优化。通过对镇原综合执法、土地监察、治安巡逻、工业园区管理多支队伍进行整合,解决了网格重复、人员分散和权力边界不清、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使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形成有效合力。二是发现问题更全面。按照“定格、定人、定责”的原则,结合交通、道路、商铺、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等结构,在全镇划分76个网格,将综合执法、“四清一绿”、治安巡控、土地监察等职能整合到一张网中,由专职网格员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绿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巡查。目前辖区平均日信息采集量300件左右。三是处理问题更及时。建立了案件受理、立项和派遣、任务处置和反馈、协调督办、结案的工作流程,足额配置执法车辆、巡查电动车和“城管通”手机,对案件做到了早发现、早治理,日均发现并解决问题200余件,由原来的被动处理问题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保证了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

二是精细化管理,完善执法规范。为切实提高城镇管理综合执法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城镇管理应有功能,加快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工作有标准、结果有考核、失职有追责”的城镇管理新格局,张家窝镇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制定行政执法规范标准,将执法事项定人、定岗、定格,全面落实每名执法队员的岗位责任,以整治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停乱放、乱悬乱挂、乱贴乱画等执法工作为重点,制定管理事项任务分解清单,确保城镇管理不留盲区,实现城镇管理的无缝隙、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