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他们为了幸福坚守

08.02.2016  11:55

   万名公交人 除夕守一线

  据了解,春节期间,本市公交系统近万名职工坚守一线,保障市民出行。

  除夕凌晨3点15分

  有38年驾龄、现年57岁的张仲奎照常起床洗漱,梳好头发,穿好制服后,就从宜白大道附近的家中骑车出门,赶往天津站。

  这一天,他要发公交621路凌晨4点半的首班车。621路1992年开线,往返天津站和塘沽南站,是天津市发车最早的一趟公交车。24年来多半除夕首班车都是由张仲奎发车。

  夜间11点半至凌晨4点没有公交车,621路又发车最早,从天津站赶夜车归家的新区人大多会等621路首班车。除夕凌晨这一班车,张师傅发车时,天还大黑着,已经有20多位乘客上车,车厢内顿时一片热闹。

  “这不算拥挤,这几年,新区发展快起来,很多外来建设者留在新区,我这车上除夕时上车最多的是过来探亲的家人,不少妻儿赶过来团聚。听口音啊,东北的、河南的、四川的都有。”张仲奎说。

  车开一整圈,首班车再次回到天津站,张仲奎才拿出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的烧饼,作为早餐,迅速吃完,并投入下一圈运营。

  除夕上午10点

  在位于解放南路的市公交集团二公司点钞中心里,几十人低着头,分拣、展平、成捆,几十双手飞速操作,每辆公交车前一日客票收入必须当日点清,点钞中心里静得只听到点钞的沙沙声。

  吕美艳把808路某车投币帆布胆内钱币倾倒出来,眼前的操作台上,纸币、硬币堆成一个小山,只见她右手分拣,左手展币,心中默默计数,100张一沓,展平后横竖两下蹾在桌面上,便整整齐齐,过程一气呵成。她那上下翻飞的手指一刻不曾停歇,令人叹为观止。

  点钞中心主任丁金凤介绍,吕美艳手底下的活儿特别利索,是点钞中心的“快手”。

  “30刚出头的她,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从未迟到早退。她在老师傅的工作方法上,自己总结了点钞方法,平均每天点钞1.5万张左右,日差错率基本没超过10张,点钞数量、质量一直名列前三甲。”丁金凤说,吕美艳的点钞数量比“慢手”要多近一倍。

  除夕下午2点

  “您好,您从新开路去南楼,可以乘坐868路。”公交96196客服中心,话务员刘婷耐心地回应电话咨询。市公交集团近500条线路,她几乎条条亲自跑线,线路走向、站点、周边建筑物大多铭记于心,俨然一个“活地图”,对于乘客的咨询,很多线路她都不用查系统,脱口而出。

  2009年参加工作的刘婷,已经在96196客服中心坚守了多个除夕,去年年初刚刚成为母亲的她,今年依旧守在一线。

  “除夕日,大家和亲人相守,出门较少,咨询线路的电话相对少一些,初一10点以后咨询量就会猛增。”刘婷说,她平均每天接电话量在200个左右。

     地下17米,-30℃的坚守李家宇  

    春联、福字、灯笼、中国结,把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工地装扮得年味儿十足。经过前期紧张施工,双林站—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已全线贯通。

    “东延线工程起点是双林站,终点至津南区双桥河,全长15.86公里;中铁十八局负责施工的第1合同段,占整个东延线项目工程总量的30%。”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副总经理刘晏斌介绍说,要用一流的工程质量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走过狭窄的楼梯,下到地下17米深的隧道时,寒气逼人,禁不住连打喷嚏。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联络通道是地铁两条来去隧道之间的横向连接道,它的作用是供乘客遇到紧急情况从出事隧道向另一条安全隧道转移。目前,该管段三条横向联络通道迎来“冰冻施工期”。

    联络通道为什么要用“冷冻法”施工?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说,“冷冻法”施工有利于形成强度高、冻结帷幕承载力强的土体,隔绝地下水,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穿着白色“保温衣”的冷却管交错环绕,一个个露出的水阀结满冰霜。现场仪器显示:管内温度-30℃。“冰冻”是从两条隧道对向进行,两边的冷冻管呈喇叭式“布冷”,最后冻成一个10多米长的“冰铠甲”,阻隔地下水,联络通道就在这个保护层内部挖成。

    工程技术人员邓晴岚介绍说,联络通道长14至16米,开挖面最宽4.4米,最高6.55米,采用“冷冻法”施工,首先用特殊材料给盐水降温,然后把盐水通过一根根管道输入土层,以此让土层降温,随后在冻土中进行隧道开挖。“冰铠甲”要求达到-30℃,才能达到防水击穿的强度,因此制冷采用结冰点更低的盐水。

    “冰铠甲”结冰一共需要45天。春节坚持在工地值班的陆兴介绍,用25天达到-30℃,再用20天巩固结冰强度,“以防地下水从某一个薄弱点乘虚而入。”陆兴原定于去年8月举行婚礼,当时正值施工关键节点,因此把婚礼延期了。今年春节,他再次主动要求坚守一线,他妻子也到工地陪伴他并肩奋战。

    不知不觉,晚饭的时间到了,食堂洋溢着幸福的年味儿。大家谈笑着,总结着羊年的丰收与喜悦,憧憬着猴年的希望与梦想,内中的喜悦都挂在脸上。开往春天的地铁,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守井人的“全家福” 

    “这个春节,媳妇和闺女来井场陪我和我的‘老朋友’了,10年来我们终于一起过了个年,很高兴!刚拍了三口的第一张全家福!”这是大港油田采油二厂作业一区庄海1-1井站守井人高志强在除夕发的一条微信,并配上了一张他们的“全家福”照片。那充满幸福的笑容温暖着这个小家,也让偏远的井场笼罩上了浓浓的年味儿……

    庄海1-1是采油二厂的一个偏远井站,地处河北省黄骅市境内,紧临渤海湾,这里是大港油田港外的一个油区块,距油田近50公里。今年40岁的高志强负责这个井站4口油井的巡查和维护,一年365天,24小时在井场。他告诉记者:“活儿不多,但一个人在野外守井,考验的是耐性和责任心。”高志强是大港油田人,干这行有10年了,每年春节都没回过家。他这样解释:“因为井场离不开人,就是给我放假,我也放心不下这4口井。

    “抽油机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确保不停产,我每天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巡井,听听抽油机响声有没有异常、看看机器的螺丝有没有松动,一旦出毛病,立刻检修。”高志强说,他的值班房就在井边,最远的一口井也不过300米的距离,10年间,他和油井形影不离,是最亲密的“老朋友”。“有时候在屋里,也会不自觉地站在窗边看看它们是不是在运转,心里才踏实。”高志强笑着说。

    “今年春节,我和我的‘老朋友’不孤单了,除了媳妇闺女,明后天有几个朋友也要来。”高志强计划着去附近的小渔村采购些年货。他说:“弄得隆重点儿,过个吉庆年!

     老人幸福 我们开心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在举家欢聚的时刻,还有一些人,她们的春节,是与自己护理的老人一起度过的。除夕当日,记者走进南开区雅士道鹤童敬老院,与护工们一起为老人们服务,感受着新春里的耐心、细心和爱心。

    刘杨是护理长,从事护理工作已经11年了,每年春节都是在敬老院度过的。早上6点,记者跟随她走进金奶奶的房间,84岁的金奶奶瘫痪在床多年,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照顾。

    “过年了,咱也给老人们好好洗漱一下。”刘杨和另外一名护工合力将老人扶起,用温水浸湿的毛巾慢慢替老人擦拭身体。“水温合适不合适?轻重怎么样?”洗干净后,又帮奶奶擦干头发和脸上的水渍,拿来梳子帮她将头发梳理整齐。“金奶奶,咱们再做下按摩。”擦洗完后,刘杨轻声招呼着,小心翼翼地翻动老人身体,开始按摩金奶奶瘫痪的下半身和手臂。记者看到,老人虽常年卧床,但未见有褥疮,可见护理人员工作细致入微。

    喂金奶奶吃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刘杨说:“老人们进食少,所以与常人每日3餐不同,很多老人是每日6餐。敬老院90%的老人已经无法自己吃饭,需要护工一勺勺地喂着吃,有一些像金奶奶一样的老人甚至不能咀嚼,用调羹喂的时候会呛到老人,只能将食物搅拌成糊状,再用针管打在喉咙里直接咽下去。

    为老人们擦身、洗手、洗脚、换衣服、喂饭、帮助老人上厕所……一系列护理工作后,已经快到10点了,连续忙了4个小时,刘杨终于能坐下来喝口水了。交谈中,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很多老人已经把我们当成了亲人,我们就是老人的家属,要时时刻刻替老人着想,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感情,让老人生命最后的时间当中,得到幸福和安全感是我们最开心的事。

    房间里一位护工正大声为耳背的老人读着报纸,另一位护工低头为老人削着苹果,这里的生活却似乎依然简单和平淡,然而这平淡的陪伴,却给津城2016年的新春带来了浓浓的暖意。(苏晓梅 伍振 王睿 苏鹏)

  

[责任编辑: 张博 ] [编辑: 张博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
10条公交线路 配备乘务管理员
  为进一步加强公交运营安保工作,今年以来,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