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1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

10.01.2015  10:45
  9日在京召开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本市共有17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13项,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特别是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该领域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

  围绕做大做强中成药品种的重大需求,张伯礼院士带领课题组率先提出了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策略,构建了中成药临床定位、整体观系统辨析、网络药理学、工艺品质调优和数字化全程质控等五大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有力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项目聚焦于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辟了中药制药技术升级路径,并无缝连接实施成果转化,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19项发明专利及7项软件著作权,提高国家药品标准8项;发表论文150篇,SCI 收录91篇。本项目完成32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2013年销售额达50亿元,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项目技术已在全国19个省市推广,应用于近百家中药企业。通过推广实施中药二次开发战略,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提高了中药行业集中度,过亿元中药品种增长了3倍,过亿元品种年累计销售额达1200亿元,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28%。项目历时8年,用实践证明中成药二次开发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属纺织科学技术中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针对现有熔喷技术及其产品的不足,项目以多维度复合技术为核心,形成了纳米掺杂双组分熔喷、短纤插层和层间复合等多项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实现了熔喷非织造材料的高效低阻、高弹耐压、抗拉耐磨以及宽幅熔喷装备的国产化。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项,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效过滤、医卫防护、汽车隔音、军用保暖等领域,完成直接销售收入约13.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配位聚合物构筑与结构性能调控”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属无机化学领域。近十多年来,项目组从配体设计入手,以磁性、多孔等为性能导向,构筑了多个系列具有独特磁、多孔等性质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研究了溶剂、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对它们结构性能的影响;率先系统开展了柔性配体配位聚合物研究,提出配位聚合物构筑中的非配位基团效应,发展了电荷竞争体系磁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在若干体系中阐明了结构性能关系并建立了调控方法。发表SCI论文148篇。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