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区首创创业孵化新模式 各类孵化载体成一家

18.09.2015  12:40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题报道

   天津北方网讯: 记者昨日从高新区管委会获悉,自从天津自创区启动建设以来,高新区在本市首创“星企联盟”等新型孵化载体,让各类初创企业都能找到发展壮大土壤。

  本月初,创新型孵化载体星企一号创新工场在高新区举行入驻及孵化项目签约仪式,首推打造集群式孵化载体的“星企联盟”模式。与单一提供工作场地,注册、财务等初级孵化服务的传统孵化器不同,星企一号创新工场搭建了一个金字塔形的四级孵化体系。

  高新区企业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东介绍,“星企联盟”是联合各类创新型孵化载体,区别于传统孵化器,“星企联盟”最大特点是集聚了一批创新型孵化载体,通过联盟合作共赢,做到差异化发展,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同时,这些创新型孵化载体还通过各自优势吸引企业项目入驻,在联盟之内,这些项目也能得到很好的孵化交流合作。

  刘向东表示,“星企联盟”通过搭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让入驻的项目更顺利在联盟内部找到合作伙伴,实现合作共赢。据了解,目前“星企联盟”孵化项目总储备数已近50项。

  为鼓励更多新型创新创业载体,高新区每年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天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表示,今后,自创区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系创新、产业环境创新与生态系统创新,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据了解,高新区今年已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小巨人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823家,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