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街“鳞甲画”创作者陈树荣 妙笔丹青发异彩

05.11.2015  18:09

   天津北方网讯: 在塘沽街,提起“鳞甲画”创作者陈树荣,几乎无人不知。今年70岁的陈树荣,2005年从天津港务局退休,在退休之前就开始研究“鳞甲画”,把十余年时光用在了别人眼中毫无用处的鱼鳞身上,将这些“腥臭垃圾”变身成一幅幅充满意韵的丹青之作。

  ■ 儿时筑梦 白发圆梦

  从来没有拜师学艺的陈树荣,一直钟爱意境深远的国画。他常常回忆起小时候生活在北塘海边,每天看着渔民扬帆出海的情景,心里总想着有一天能把海边的美景留在画纸上。当时,他根本买不起水彩画笔,更没有拜师学画画的条件。这个丹青之梦伴随着陈树荣入伍、工作,一直到他离开工作岗位的那一天。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树荣全家美餐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在收拾饭桌的时候,陈树荣忽然对着一堆皮皮虾壳发起呆来。在他的眼中,细小的皮皮虾爪就好像那些海边随风摇曳的芦苇穗,一幅简单而充满意韵的画面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心血来潮的陈树荣干脆把皮皮虾爪收集起来,展开一张纸,把它们依照脑中浮现出的画面排列起来,一幅超乎他想象的丹青轮廓跃然纸上。

  ■ 创作“鳞甲画” 老来有所乐

  用鱼鳞作画!有了这个好的想法之后,陈树荣便开始了艰辛的创作之路。没有可以“临摹”的样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就连对鱼鳞这种材料的防腐处理也是一个大问题,过不了这一关,接下来的创作就没法实现。“总不能让做好的画带着腥臭味,过一段时间就长虫子了。”对于收集起来的鱼鳞、鱼尾、鱼鳍、蟹爪、皮皮虾壳等材料,陈树荣经过反复琢磨,总结出一套水洗、去腥、晾干、防腐(喷防腐剂)、再晾干的处理方法。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根据所创作的图形,选择合适的鱼鳞、鱼尾、鱼鳍、蟹爪、皮皮虾壳等材料,通过剪、刻等技法,制作出作品需要的“一笔一画”。接下来的拼接素材和上色等程序,很考验一个人的艺术功底。“我研究这种‘鳞甲画’,用了整整3年时间才真正出成品。”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陈树荣告诉记者,鱼鳞要用草鱼的鳞片,鱼鳍、鱼尾就必须用海鱼的,比如海绵鱼、鲈鱼等,“河鱼肥,鱼鳍、鱼尾容易腐坏。”陈树荣在反复尝试中总结出来各种经验。

  “你看,这‘鳞甲画’从色彩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材料的原色,效果古朴自然;一种是通过上色,让作品达到浓墨重彩的效果。”说到这,陈树荣很自豪地告诉记者,2013年,他代表天津民俗文化送到大连达沃斯论坛参展的两幅作品中,一幅重彩,一幅原色,后来,就是那幅原色的作品《玉兰》被选中参展。“我就是用了蟹爪做的玉兰花,观众都觉得很像,很自然。”陈树荣一谈起创作“鳞甲画”的灵感,就很兴奋:“我真是到了着迷的地步,吃蟹爪的时候就一点点琢磨,突然发现这个东西很像含苞待放的玉兰花,而那段白白亮亮的小爪,又可以用来做菊花或荷花的花瓣。”陈树荣沉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每天都要花六七个小时创作。

  刚刚创作出成品,陈树荣就在2004年参加了“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展会”,并一举获得了优秀奖,接下来,在两年一届的“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展会”上,屡次获得奖项。2006年的人物画《碧波四仙》和2014年的花鸟画都获得了银奖。

  ■ 精华吃进肚 糟粕变成宝

  为了选取鱼鳞等材料作画,陈树荣每天都往鱼市里跑,总是盯着鱼贩身边的鱼鳞。起初,他向鱼贩讨要鱼鳞还觉得不好意思,时间一长,陈树荣成了鱼市里拾“垃圾”的熟客。创作《瑶池赴会》时,缺少绘画仙女头部的大鱼鳞,陈树荣偶然在鱼市发现了一条重10.5公斤的大鲤鱼,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买这条大鱼。最后,陈树荣狠下心来,自己掏出106元钱买下了这条活的“颜料”。回到家,老伴看他抱着一条大鲤鱼进门,立即明白了老陈的意图,很快准备好了宰杀的工具,并小心翼翼地刮下每一片鱼鳞。尽管这条大鱼让老两口吃了一个星期,但老陈总算弄到了称心的鱼鳞。

  提起创作《富春山居图》那幅7米长1尺宽的作品时,陈树荣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是幅纯鱼鳞淡彩画,不易坏,立体感强。这幅画光是鱼鳞就用了1万多片!”这是他创作的100多幅“鳞甲画”中面积最大的一幅,整整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

  “老伴很支持我的创作,我光买这些材料就花了1万多元,她也从没有因为鱼鳞的腥臭而埋怨过。”陈树荣乐呵呵地说,“我们也不吃亏,精华都吃进肚子里,糟粕都变成了美丽的画卷,变废为宝嘛!

  如今,陈树荣手中的100多件作品大多都布置在自己的家里,他对每一幅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因为创作很费眼力,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进行“鳞甲画”的创作,但是,“只要灵感来了,我还要创作!”陈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