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杨家泊镇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打造中国特色水产第一镇

07.04.2015  22:36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杨家泊镇的天津奕鸣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镇域资源优势,养殖用海水水源来自盐田汪子浓盐水和北疆电厂浓缩海水,具备不同季节开展科研和生产的基础条件。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工作检查活动走进杨家泊镇,来到天津奕鸣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了这里打造中国特色水产第一镇的发展思路和决心。

   亮点

   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基地

  天津奕鸣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以海珍品苗种繁育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位于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189亩。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一期工程投资3500万元,建设完成苗种繁育车间12000平方米,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12000平方米,实验室及综合办公楼3100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1000平方米,地热井2口,低温井水5口,沉淀池63亩。“2014年公司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收益,主要进行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生产,以及国家贝类技术体系天津试验站方斑东风螺的引种养殖技术开发,科研生产工作进展顺利,养殖南美白对虾20.5万斤,单位产量16.8斤/立方米,实现产值826万元。公司重视产学研合作,应用最新科研成果,结合本地实际设计建成现代化的养殖设施,通过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的模式,强化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

   ■ 记者手记

  回望2014年,杨家泊镇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特色。现代渔业加快发展,工厂化成品鱼养殖产量达2278吨,销售鱼苗1400万尾;实现渔业产值52542万元,占第一产业产值的 78.9%。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编制完成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全年开发设施农业1460亩,累计完成设施农业开发4883亩,实现种植业产值5918万元。二三产业平稳发展,优化工业聚集区投资环境,加大项目引进力度。驱动产业链条延伸与产业融合发展,以水产科技园区、工业聚集区为载体依托,谋求特色水产养殖业多元化发展,寻求特色水产品深加工合作路径。加强环境打造,镇村面貌实现新提升、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党建工作得到新提高。这样的成绩表明,2014年杨家泊镇经济平稳发展,社会政治和谐稳定,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协调推进。

  2015年,杨家泊镇将按照“一街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总体要求,构建镇域特色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水产科技园区。提升工业聚集区产业层级,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产业发展层级,以一产为基础,接“二”连“三”,实现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进一步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特色水产第一镇。着力发挥第一批入驻园区的水产养殖公司的带动作用,加大龙头企业培养,加强项目支持引导,形成集聚效应。加大水产养殖业招商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专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沟通。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扎实抓好规划调整、产业升级、园区建设、美丽滨海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党建工作……杨家泊镇,正在按照编制完成的《杨家泊镇“十三五”发展规划》,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高度。(记者 单毅 刘芸 报道 苏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