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书却不得 视力障碍患者阅读状况调查

06.08.2015  10:3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津北方网讯: 8月5日,我们报道了低视力青年吕洋的故事,了解了他从突患疾病导致视力障碍到“不向命运低头”做生活强者的心路历程,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视力障碍人群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适合低视力人群阅读的书籍匮乏等问题。

  小陈陈是先天白内障患者,今年10岁了,他的裸眼视力只有0.01,由于从小读书看字费劲,他和图书绝了缘。陈陈的妈妈告诉记者,因为没有适合孩子阅读的大字书籍,孩子已经渐渐失去读书的兴趣,“他看不清,所以对看书特别抵触。电子的放大镜虽然能帮助看到字,但是特别费劲,他得来回撮,撮来撮去下一行就不知道哪儿去了。天津的大小图书馆我们都翻过了,有极少稍微字大一点儿的,对他来说也很困难。

  22岁的刘洁是一名残疾柔道运动员,矫正视力为0.1,她自小就特别喜爱看书。刘洁说,自己在视力障碍学校上学期间经历了教科书从大字变小字的全过程,课外时间,她很难找到适合阅读的书籍,低视力朋友经常会利用网络“听书”,但很多情况下都是过耳即忘。刘洁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关注“特殊人群的阅读需求”,为无障碍阅读做点贡献。

  谈到适合低视力人群阅读的书籍,34岁的刘淑旭说:“她的丈夫穆怀鹏是盲人按摩师,自己也是低视力患者,两口子学习使用的医学书籍都靠刘淑旭用高倍放大镜翻译成盲文,她说要是社会上能多出版一些适合低视力阅读的大字书籍,他们的学习之路可能会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至2010年10月,本市约有视力残疾人6.5万人,占全市残疾人比例的11.40%。市盲协副主席许跃说,这些年,低视力患者人数不断增多,视力障碍人群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般三级、四级就算低视力了,0.01可以算为一级,但是还能看见一点。盲人按摩是主业,就是有的人也恨不得通过学习改变一下目前的就业状况,通过我们工作了解确实有不少孩子有这个需求,如果有大字的书,可能对他的命运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城市道路中的盲道渐渐修缮的时候,当公共的无障碍设施逐渐增多的时候,谁能够帮助视力障碍患者扫平阅读路上的障碍?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