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禁熏腊肉”的治霾善意

26.01.2015  08:54

  继四川达州市环保部门官员抛出“熏腊肉致霾论”后,重庆市日前再次以环保执法的名义对“烟熏腊肉”开刀,引发舆论关注。新华社24日也就此发表时评质疑,称“动辄拿厨房油烟、烟熏腊肉等群众生活中的问题来当致霾的‘替罪羊’,难免有避重就轻、敷衍塞责的嫌疑。(据《新京报》1月25日报道)
  不可否认,厨房油烟、烟熏腊肉等,会给空气造成一定污染。比如,此前有检测结果表明,如果采用炒、炸、熏等烹饪方式,PM2.5将迅速飙升20倍。为此,有专家提出忠告:“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2.5的贡献也不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庆等地“禁熏腊肉”并无不妥。新华社评论指责此举“避重就轻”,实在过于武断。禁熏腊肉,并不代表当地未进行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恰恰相反,表明当地治霾“抓大不放小”,即不放过每一个“致霾点”。
  不可否认,相比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而言,市民烹饪所占的比例算小的。但在环境污染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不能在指责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给城市带来灰暗雾霾天气的时候,却忽视了因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PM2.5所作出的不良“贡献”。污染“比例小”不代表没有,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角度来说,作为普通百姓,应该看到“烟熏腊肉推高PM2.5”背后的理性与科学,并且能够采取切实的行动来予以改进与完善。
  身处工业时代的我们,空气质量已经因为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等等因素变得无比糟糕,炒菜做饭、烟熏腊肉所产生的污染,只能让空气质量更加雪上加霜。那么在政府主导治理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的情况下,作为普通百姓,尽量避免不科学的烹饪方式,助力政府治污,降低雪上加霜的程度,何乐而不为呢?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考虑,也是现代公民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当然,禁熏腊肉,仅是一种手段,关键是倡导市民选择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若想成为清新空气的享受者,首先不要做PM2.5的“贡献者”。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社会成员,特别是城镇居民,共同进行一次“生活方式革命”,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摒弃炒、炸、熏等烹饪方式,多食一些蒸、煮的食物。虽然吃不到炒、炸、熏出来的菜肴,会使自己失去一些“舌尖上的快感”,却换来了新鲜的空气、环保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孰轻孰重,相信人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