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滨海国际机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天津面向世界的窗口 三代机场人讲述航站楼的故事
1991年入职的刘彪(左)在第一座航站楼前向2007年入职的魏欣讲述天津机场的发展历史。
1978年入职的刘家利(右二)在第二座航站楼前(如今已是旅客配餐中心)感慨机场40年的发展。
每天上下班,刘彪总要抬头看看第三座航站楼,这座航站楼承载着许多老一辈天津人的回忆。
2008年4月,第四座航站楼(T1航站楼)取代第三座航站楼启用,标志着天津机场航站楼迈入现代化航站楼行列。
滨海国际机场第五座航站楼(T2航站楼)2014年8月启用,与T1航站楼共同服役,成为天津面向世界的窗口。
今年,改革开放整40年,作为天津面向世界的窗口,滨海国际机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日前采访了3位在航站楼工作的员工,听他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天津机场航站楼的变迁故事。
刘家利1978年11月入职,两个月后,见证了第二座航站楼的启用。他告诉记者,当时,5500平方米的候机楼已觉得很大,可容纳约600人候机,当年旅客发运1.27万人次,货邮发运1806吨。与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刘家利入职时,便负责给飞机旅客配送餐食,那时工作间才4.5平方米,条件简陋,如今已用上无菌化工作间,当年的整座航站楼,也全归了配餐公司。
刘彪1991年9月入职时,见证了第三座航站楼的启用。入职时,他是政治处干事,如今已成长为航站楼管理部综合办主任。刘彪告诉记者,第三座航站楼是老天津人感情最深的一座。候机楼面积2万平方米,配备一座1.5万平方米的货库。该航站楼启用后,天津机场具备年起降飞机9万架、年旅客吞吐260万、年吞吐货物8万吨的能力。2017年,新航站楼年旅客吞吐过2000万,实现里程碑式跨越。2018年11月6日,年旅客吞吐量再超2000万,同比增长13.2%,全年预计突破2350万人次。
魏欣2007年9月入职,次年见证T1航站楼(第四座航站楼)启用。负责航站楼设备维修工作的他告诉记者,T1航站楼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满足年旅客吞吐1000万。2014年,T2航站楼(第五座航站楼)启用,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当年完成旅客吞吐1207.3万,同比增长20.3%。这年,他的儿子降生,与第五座航站楼同岁。
40年,三代人见证了5座航站楼的变迁,也见证了天津民航的迅猛发展。天津机场航站楼的故事在延续,机场人的奋斗也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