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创新开展“凤凰计划”政策评审

21.10.2016  01:35

  为进一步提升东丽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今年,东丽区出台了“凤凰计划”人才政策,并启动首次申报评审,全面集聚领军人才和团队。日前,经过全面宣传、人才申报、组织初审等环节,东丽区“凤凰计划”评审工作正式进入专家评审环节。此次共有29个领军人才团队通过初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IT信息等领域,邀请京津地区18位投融资类、人力资源类、产业类、管理类等专家参与评审。


  近年来,东丽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重点在人才激励机制上进行了再完善、再突破和再创新,新出台的《东丽区引进领军人才“凤凰计划” 暂行办法》聚焦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突出东丽区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人才,政策坚持分类分层、择优资助、公平公正等原则,分为国家级、天津市级和东丽区级三个层次,最高资助达500万元,建立起有利于创新创业、产业转化的政策体系,为人才和用人主体“增动力、添活力”。


  实现京津联动,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评审方式。为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此次专家评审与北京朝阳区合作,邀请组织北京朝阳区人才政策评审的第三方机构,作为此次专家评审的组织者。同时,依托机构和市科委,邀请京津地区“产业领域专家”、“资深企业管理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创投资本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采取轮换制形式,根据项目类型,组建不同的评审团队,每个评审团队均有7位专家。评审结果将注重项目发展前景,重点评选“技术先进、商业可行、稳定发展”的人才团队。同时,为更好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起科学规法、运行高效的人才评审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今年的“凤凰计划”评审中,借鉴更多专业化的评估方式和市场化的评估手段。一是将“材料评审”、“面试评审”和“实地考察”有机整合,形成全面的面试评审体系。二是面试中采取“材料评审(注重材料和技术评估)”与“面试评审(注重商业和团队评估)”双轨并行的混合面试模式,改变通常“只见材料不见人”的材料评审模式。三是团队带头人与公司运营主要负责人均需参加面试,综合考量人才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前景,了解商业化运营的具体流程,从而更好地评估人才及团队。


  申报团队涵盖院士、外籍专家在内的29个领军团队。东丽区“凤凰计划”申报启动伊始,备受高层次人才关注,有39个团队主动申报。经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最终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信息工程五大重点产业领域的29个领军人才团队通过初审。这29个领军人才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翟婉明、薛永祺,德国外籍专家等,在技术水平、团队建设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各有优势。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