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生开学迎来新“守则”
新华网天津9月8日电(李思思 徐彤 任沁沁) 开学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走进中国中小学课堂,成为新学期第一课。
这是继2004年后,《中小学生守则》的首次修订。新版《守则》共9条,282字,反映当前中国教育观念向以立德树人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向转变。
《守则》新增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关注的内容,如“珍爱生命保安全,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保留了旧版《守则》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仍具时代价值并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爱党爱国、诚实守信、自强自律等。
“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说空话、套话,能够落到实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这是中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中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对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其身心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此次修订是为了适应全面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根据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修订与时代同步的新守则,能更好地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
“‘绿色文明上网’这条规定很及时,也很必要。”烟台市民楚光明说,每当放假,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小小年纪就近视了。“网络环境复杂,孩子的自控和判别能力较弱,我们希望家校联合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此外,针对当前中国青少年教育短板,新版《守则》新增“热心志愿服务”“坚决远离毒品”“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广大家长直呼“接地气”。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新版《守则》的最大变化则是“更容易理解了。”
“新版《守则》读起来就像顺口溜一样。”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禹若朴说,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新版《守则》,其中没有生僻或者难以理解的字词,很快就能记下来。
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曾反映,2004版《守则》中有些内容比较宏观、不够具体,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具体操作中有些要求难以落实。
为此,在新版《守则》的修订过程中,教育部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中国32个省份近万所学校实施守则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组织了近百次研讨论证,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
“新版《守则》语言凝练,表述更加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说,新《守则》的9条要求中,每一条后都有四句补充性阐释,更易于中小学生理解。
同时,新版《守则》中还增加了许多场景性描述,如“自觉礼让排队”“主动分担家务”“防溺水不玩火”等,更加直观地告诉中小学生应当怎样做。
“相比之前的《守则》,新《守则》将原则性规范要求与细节性行动要点有机地融合起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林丹认为,只有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进一步增强其日常践行的能力。
“养成阅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不比吃喝穿戴”……新版《守则》在“落细”“落小”上下足功夫,将全面发展的要求落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
“不攀比这一点最该灌输给孩子。”泸州市民马健的儿子是一名初中生,很多方面都要和班上的同学做个比较。马健说,前段时间孩子闹着要买苹果手机,这让他无法接受。
新版《守则》的出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但贴在墙上的《守则》,学生会仔细看吗?《守则》中的内容,学生会落实到行动中吗?如果违反了《守则》,学校该怎样处理?
“虽然《守则》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其中部分内容和学校校纪校规相符,比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说谎不作弊’等,如果学生违反,学校会予以处罚。”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德育处副主任杨清雁说。
诸如“主动分担家务”“爱惜花草树木”等具体要求,因学校监管范围有限,杨清雁建议,学校应和家长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践行情况,充分发挥《守则》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只有家长、学校、社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才能使青少年将《守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夏学銮说。(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