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天津)国际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交易博览会圆满闭幕
日前,由滨海新区政府和市海洋局主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和泰富重装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滨海新区科委、发改委、工信委和商务委协办的2016中国(天津)国际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交易博览会(简称天津“海博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圆满闭幕。此次展会吸引320家企业参展,18个现场签约项目总协议投资额达210亿,对打造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施天津市海洋强市战略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此次海博会在10月21日--23日三天内参观者超过两万人次。
此次天津“海博会”以“打造世界海工基地,扩展海工装备贸易,推动海洋科技进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为主题,重点反映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尤其是展示本行业大型装备和设备、器材及其相关技术的最新成果、体现国际海工装备发展的高端和前端。本届天津“海博会”汇聚了国内外一流海工企业与最新产品,全面展示海工产业最新风向和动态,展品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配套技术装备和服务设施、海洋工程模块设计和建造、港口机械、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交易服务等多个领域。此次展会参展企业320余家,天津本地企业约占25%,更多企业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河北等海工和港口机械的研发地或产地。国际企业则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挪威、瑞士、荷兰、台湾、香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ABB、SEW、松下、SGS、OHT、RBC、豪氏威马等国际知名企业亮相展会,参展企业的涵盖面广,代表性强。
展会期间,临港经济区与18家参展企业举行集中签约仪式,这也是临港经济区年内举办的第七次集中签约,其中包括中集来福士海工装备制造、松下产业机器人、国电投新能源、泰富工程研究总院、海翼综合物流、挪威OHT海工制造、易盛通用航空、国家海洋技术研究中心、迈陆海洋科技、汉深船舶等18个项目,总协议投资额210亿元。本次落户临港经济区的18个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无人机制造、科创研发等多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打造临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落实“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天津市海洋强市战略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天津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出海口岸,在海工装备和港口机械方面发展潜力巨大。其中,临港经济区区域内聚集中船重工新港船厂、泰富重装、博迈科、中海油特种设备以及GE、Weatherford、National Oilwell等海工企业入驻,形成包括海洋工程研发与设计、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制造、平台制造和维修服务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在全球经济减速、海工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通过举办天津海博会助力海工企业危中寻机,进一步本市促进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产业的发展,提升天津海工产业在行业的影响力,打造一个集分享市场动向、发布前沿信息、技术科研交流、品牌宣传推广、多边贸易合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