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人工器官学会年会在津召开

29.08.2016  23:37

          8月27日,亚太人工器官学会2016年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亚太人工器官学会成立于2013年,每年举行一次年会,这是该学会首次在中国召开年会,前三届年会分别在日本、韩国两地举办,已为促进全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人工器官国际学术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众所周知,同种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我国尚未颁布脑死亡法,据统计,中国每年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多达150万,而每年捐献器官的人只有不到一万,器官捐献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人体器官供不应求的矛盾也同样突出。人工器官的研究是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本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发展成果。

          本届年会由亚太人工脏器学会、中国人工器官学会(筹备组)、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承办。泰心医院院长刘晓程任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任大会联合主席。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青林,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白景美,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书记、副主席窦克忠等领导出席年会并应邀致辞。参会的主要学术代表有亚太人工器官学会主席、日本国家脑和心血管中心Yoshiyuki Taenaka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日本人工器官协会Akio Kishida教授,台湾振兴医院魏征院长,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疗中心I-Wen Wang教授,英国哈瑞福德医院Andre Simon教授,雪松-西奈医学中心心脏研究所Francisco Arabia教授。滨海新区有关产业企业代表也出席此次年会。本届年会交流的领域包括人工心肺、辅助循环装置、人工肝肾、血液净化和其它人工器官等。

          泰心医院刘晓程院长担任会议第一部分主持人,他带领泰心医院心外科团队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合作,共同研制出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磁液双悬浮离心式血泵,并在2014年底进入批量动物实验期。植入血泵的实验羊健康存活了120天,创下了国内植入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的最长存活纪录。该血泵的研制将结束我国对终末期心衰治疗无能为力的落后局面。目前血泵研发团队在不断对血泵进行优化,以期在溶血指标、机械效率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2016年6月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使血泵实现产业化生产、面向市场、惠及心衰病患的目标得以推进。

          泰心医院刘志刚副院长在会上作精彩发言,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泰心医院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工作的开展情况。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项技术,适用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肌炎、心脏手术后的患者。作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泰心自建院以来一直在开展ECMO技术,目前已成为天津市唯一能够同时开展成人及婴幼儿ECMO技术的医院。刘志刚副院长介绍,今年7月泰心医院为一名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早产儿实施了长达116小时的人工心肺支持,使患儿幼小的心脏奇迹般地复苏。这是我国首例早产儿合并复杂型大动脉错位,根治手术后应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进行心肺辅助治疗获得圆满成功的案例,也标志着我国在新生儿复杂危重先心病救治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外与会专家先后就《心衰与机械性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由离心式磁悬浮血泵提供的搏动性血流环境下的手术效果》、《双心室辅助装置的多指标调控》、《ECMO的发展现状》、《新型微心室辅助装置-CHAMP》、《LVADs电机效率方面的革新》、《用于多功能体外循环系统离心血泵的溶血特点》、《台湾终末期心脏病生命辅助系统及机械辅助循环现状》、《在寒冷地区使用的便携式心肺转流系统》、《ECPR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小口径结合静电纺丝纤维的脱细胞人工血管新进展》、《自动化猪肺脱细胞处理系统用于人类尺寸肺再生的应用及新生儿的体外生命支持(ECLS)》等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会上学术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本届年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人工器官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展现了国际特别是亚太地区人工器官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了人工器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促进了人工器官学科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有力推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制造工艺、医学材料的进步,人工器官的应用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