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调商品降价还得等 箱包太阳镜降幅超五成

12.12.2015  10:34

   天津北方网讯: 日前,财政部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部分产品进出口关税,护肤品、箱包、服装、太阳镜等热门商品的进口关税均在下调之列,暂定下调幅度更是超过了50%。关税下调在为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进口关税在商品成本中占比较小,加之进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进口商品价格的最终降幅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亮点 扩大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调降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进口以较高的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2016年关税调整方案的一大亮点,便在于扩大了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调降。箱包、服装、围巾、毯子、真空保温杯、太阳镜等商品,均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其中,以塑料或纺织材料作面的衣箱,最惠国税率为20%,2016年暂定税率为10%。再如,太阳镜最惠国税率为20%,2015年暂定税率为12%,2016年暂定税率进一步调低到6%。

  此前,诸如微波炉、电熨斗、榨汁机、餐具餐刀等日用消费品,得以暂定税率的形式,调降了进口关税。今年5月底,财政部又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四大类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上述政策在2016年均得以延续。此外,2016年对进出口税中部分税目进行调整。调整后,税目总数由8285个增加到8294个。

  影响 商品是否降价还需时间观望

  对于市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关税降了,商品的最终售价会不会跟着降。对此,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表示,以服装为例,200元左右的进口服装,进口关税降低后,成本最终的理论降幅仅在五六元左右。同时,降税即使有作用,效果也不会第一时间显现,厂家从签合同到进货,要有几个月的周期,因此,商品价格的最终下调还需要一段时间。

  也有不少经销商认为,关税的降幅未必会体现在最终零售价格上。在本市从事进口化妆品经销生意的费先生表示,进口商品的终端售价,除了考虑商品成本外,还要考虑国际物流成本、进口环节税、国内销售成本和利润等几大块。其中,进口环节税只是其中较小的部分,关税又是其中最小的一部分,“一套报关价1000元的护肤品,降税后,也就只是少交了30块钱的税,品牌商未必会把关税降幅体现在终端售价上。

  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和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判断,此次调整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有些原本税率较高的进口商品,新兴的跨境电商渠道通过“直购进口”和“网购保税”,早已把传统的一般贸易进口渠道替代了。

   分析 引导消费回流还需多项政策配合

  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进一步下调,无疑为市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但不少业内人士也同时指出,“关税只是推高中国境内产品价格的一个因素,想要真正引导消费回流还需要其他多项政策的配合。

  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从早期的奢侈品购买,到如今马桶盖、指甲刀、日用护肤品、奶粉等;空间的阻隔,挡不住中国消费者通过代购、出境旅游消费、跨境电商等,求购国外商品的热情。

  明显的价差是吸引消费者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今年3月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表示,某些进口产品还有消费税,国内的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还有外商对华定价策略等,导致境内外价差明显。

  行业专家同时指出,某些商品境内外价差明显,主要原因不在税收,而是由于外商差异定价策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多一些渠道引导产品回国消费,能缓冲差异定价机制。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