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召开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30.12.2014  12:34
  12月27日上午,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召开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天津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新战略进行了研讨。来自农业部、津京两地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天津市有关部门、农口系统单位、区县政府等30多个单位的160多人参加会议,提交参会论文60余篇,13篇论文进行现场交流。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宋洪远主任、北京农林科学院文化研究员、市人大研究室主任董发来、政协文史馆副馆长阎金明研究员、武清区副区长李丽君、静海县副县长程奕、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市委党校臧学英教授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巡视员、市农业经济学会代理理事长毛科军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市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瑾主持会议。

  毛科军同志代表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会,汇报了学会工作情况,强调在国庆理事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会由一个研究团体不断向研究智囊转变,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支持决策的作用不断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广泛深入,学术活动丰富多样。学会及学会理事成员单位共承担中央、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有关单位课题100多项,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题研讨活动。二是取得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在“三农”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农业发展定位研究》、《“十三五”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研究报告,撰写出版了《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研究》等一批前沿理论专著,提出的关于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

  打造农业“三区”战略目标,推进“一减三增”结构调整思路,被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意见采纳。三是会刊天津农村平台功能、交流作用进一步增强。刊物的交流范围,已经涵盖10多个省市,20多个市有关单位,10余所高校,和所有涉农区县。

  毛科军同志简要通报今年农村工作情况,指出今年以来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市,继续为美丽天津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农业农村发展呈现五个新特点:一是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节水、绿色、高效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科技化、设施化、信息化、标准化、功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全面推开,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有序流转,农村“三权”抵押试点加快推进。三是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出台了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八项扶持政策,探索形成了“百村楼宇”等新的发展模式,村集体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四是农村民生建设取得新进展。困难村帮扶取得显著成效,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五是美丽乡村建设获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四清一绿”行动和美丽村庄建设任务。

  针对今后一段时期学会研究工作,毛科军强调适应新常态,我们农村要坚持稳中求进,但“”是基础,核心和关键点还是要“”。如何发挥优势,利用好机遇,更好的实现“”,还需要对四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一,关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如何在优化投资结构、提质增效的前提下,继续抓好大项目、好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利用好示范工业园区等载体,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招商引资,更好的利用国内外资本;如何引导投资走向,以何种形式、什么样的利益机制引导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倾斜。第二,关于农村改革问题。目前,我市农村产权交易已经纳入全国产权改革试验区。下一步重点要研究如何让农民成为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主”;研究如何让农民成为农民房屋财产权、农业设施以及储蓄三大财产的“财主”;研究如何让农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以及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成为“股东”。第三,关于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制定“三区”规划方案、目标任务,以及如何实现;如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如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四,关于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强化基层治理,完善“党支部、村委会、服务站、合作社、保洁队”五位一体农村基层管理服务体系。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研究员,深入解读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指出,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要关注四个方面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下,怎么强化农业地位、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情况下,如何创新农产品保护、提高农业竞争力。三是如何在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重背景下,保障农产品供给、保障质量安全。四是如何在城乡发展、改革联系日趋紧密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宋洪远提出要抓好三大安全和三大制度。三个安全:一是粮食安全。二是食品安全。三是生态安全。农村改革重点抓三个制度改革:一是土地制度。二是农业经营制度。三是金融制度。

  交流环节,南开大学、市委党校、市农学院、市农科院等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市农委、市统计局、武清区委研究室等市和区县有关部门的13位代表进行了现场学术交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文化研究员建议把种业、旅游业、农产品物流业作为突破口;市委党校臧学英教授强调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推进协同发展。针对农业“三区”建设,市农业区划研究所黄学群研究员提出要重点建设高科技成果交易服务中心、蔬菜种业自主研发创新中心和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市农学院张玥建议打造服务京津冀、面向国内外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高端农产品配送中心。针对农民就业,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指出,目前非农化率超过城镇化率,农民就业转型滞后,提出把城镇化建设要把宜居宜业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建议加快改善宜业环境,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等;农学院刘洪银副教授建议从加强监管、强化培训等方面加强推进。围绕区县创新发展,宝坻区委研究室陈会臣主任强调,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五个不足”的困难,出路在于夯实基础、盘活家底、搭建平台;津南区委研究室赵厚信主任,提出要从管理体制入手,强化政策整合,加强统一规划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教育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三大”经济发展;武清区委研究室王艳松副主任建议,借重首都资源,重点要完善交通体系、优化行政等软环境、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市社科院蔡玉胜研究员创新提出京津毗邻区的概念,分析了毗邻区特征,从城镇化空间系统构建、优化产业选择等方面提出建议。市调查总队汪洋调研员分析了不同产业发展特征农民增收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市农委高雨成、陈汝军处长介绍了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土地流转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现场交流结束后,对获奖论文进行了现场颁奖。经过专家组评选,本次研讨会从60多篇参会论文中,评选出了27篇具有代表性、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价值的论文予以表彰,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7篇。同时,授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文化、王爱玲同志撰写的论文《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若干思考》以特别奖。

  毛科军总结会议时强调,研讨会开的非常成功,讨论热烈、观点新颖、富有启发。对明年学会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课题调研。重点围绕农业“三区”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集体产权、金融改革,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二是继续开展多层次学术交流。推动学会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三是强化理事会员服务。针对农业农村重大问题,积极组织开展国内外典型地区的考察培训。四是提高会刊天津农村办刊质量。进一步提高刊物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水平,扩大刊物影响力。五是认真做好学会换届工作。把一批有积极性、主动性,水平高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吸收进来。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