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涉农区县建村级综合服务站 替村民办事说到做到

05.06.2015  23:18

    近年来,天津市涉农区县为解决农民群众办事难问题,大力推广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用老百姓的话说,“过去找村干部办事,可难了。村办公室总锁着门,要盖章就得往书记、主任家里跑,有时跑个三四趟才能办下来。现在办事简单多了,有点儿嘛事服务站里都能办,办不了的村干部带着往镇上办,可给咱老百姓解决了大问题。”

  据了解,多数区县建设的村级综合服务站普遍有固定办公场所,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服务项目张榜公示,可以说标准统一,像模像样。然而,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美中不足的问题。有的村级综合服务站按说正是白天上班时间,可却人去屋空,一打听,说是值班的村干部有事出去忙了,村民如有事明天再来。类似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在农村似乎这都不叫事,不少村民似乎也习惯了。其实,这说明一些基层的工作还停留在应对上面要求和检查上,并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来抓好抓实。

  市有关部门在推广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时明确要求,村级综合服务站要满足“八有两配套”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硬件设施标准化、服务工作流程化、队伍管理规范化、服务机制常态化建设,全面实行乡镇干部驻村、村干部轮岗坐班、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各项服务制度,切实解决联系服务农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最后一步路”难题。

  可以说,村级综合服务站是一个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良好平台,是一条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路径。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不是临时措施、权宜之计,更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摆样子。基层组织必须把农民群众的生活难事都当成大事来抓,站在群众利益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村级综合服务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开明不开,时间一长松懈下来就会在农民群众心里失去信任,不仅影响村民解决难题,而且使村集体形象大打折扣。

  既然建了村级综合服务站,就要使之有效运行。要把村级综合服务站办成群众喜欢、离不开的平台,必须将村干部轮岗值班制度化,不能把干部值班制度仅仅写在墙上,要认真落实到行动中。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应组织村干部或驻村乡镇干部合理安排工作方案,使其有时间参与服务站的轮岗坐班,确保每周工作日必须有值班人员按规定在岗服务。坚决杜绝过去农村干部那种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或有时间就干、没时间就不干的松散工作习惯,保证村级服务站天天开门,天天有人坐班。换句话说,就是要让村民随时都能在服务站找到村干部,把想办的事当天交代给村干部,群众有难处当天得到基本解决或答复。(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