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 ──喜迎党的十九大·东丽区篇 坚持转型发展 服务天津之“进”

08.10.2017  08:46

美丽东丽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丽区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布局、要素引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2.5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2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76元,增长8.5%。坚持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达到0.4:51.6:48。规模工业效益提升,完成产值2165亿元,同比增长8%。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2.3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5%。都市型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二期30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年增产值2亿元。民营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累计达到2.6万户,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8%。

  一、加快建设科技强区,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支撑城市转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基础。东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决定我们只能走科技创新之路,向科技要效益。我们提出建设科技强区的奋斗目标,既是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科技强市目标的回应,也是打造全市经济“升级版”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东丽区坚持“走科技路、吃北京饭”,持续引进和培育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聚合体,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丽分园,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把创新主体作为关键,一手抓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提升科研院所的价值体现;一手抓科技型企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与科技招商“两条腿走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打造“政产研金才”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一中心四平台”服务体系,高水平办好东丽湖论坛,搭建“科技金融之桥”,打造具有东丽特色的科技金融产业。加快集聚科技研发、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各门类人才,培育企业家队伍,通过发展“智力经济”释放“人口红利”。今年上半年,新引进科研机构10家,累计达到148家,其中大院大所及其分支机构33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37家,累计达到7721家;新增超亿元规模科技企业17家,累计达到331家。优化创新环境,健全“1+N”平台服务体系,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累计达到60家;新引进众创空间2家,累计达到32家,培育小微企业187家。

  产业发展是东丽实现跨越的重要保障。始终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整合产业资源,实施“8521”工程,重点引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生命健康、移动互联大数据以及生态、文化、休闲等高端服务业,推动产业提质提速、转型升级。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准招商,聚焦新兴和优势产业,抢抓共享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上升期,加大规模和潜力企业的对接引进力度,以源源不断的投入实现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上半年,引进了总投资130亿元的清华海尔全球创新基地、总投资135亿元的武汉东湖天津高新人工智能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中民投华北总部等龙头项目,国知局专利审查中心等6个项目实现开工,阳光新城市二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京东电子商务配套基地、震宇汽车等项目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全区推动建设重点产业项目84个,计划总投资941.3亿元。

  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载体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按照“一心两极、六区六城、两轴三带、智慧生态”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三极三轴五区五园”产业空间架构,依托中科院北京分院创新产业园、清华大学校地合作(天津)基地,推动创新产业集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开发区、华明高新区、东丽湖做优做强,扶持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提高产业发展的带动力。加快航空产业区、军粮城科技园区、滨海重机科技园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开发建设,转型提升,提质增效。完善航空商务区、金钟都市产业园、万新健康产业园基础配套,增强园区功能,形成项目聚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盘活闲置地块、闲置楼宇,推动新建载体上规模,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

  二、加快建设都市新区,努力做好城市转型这篇新文章

  城市化是东丽的发展大计,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首事。东丽区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运用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着力提升发展能级、城市规模和管理水平,构建品质一流、绿色低碳、布局优化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始终把完成城市化任务作为工作追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拆迁、建设、还迁,全面完成1606万平方米还迁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兑现承诺。同步推进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区109个村29万农民全部迁入新居,以实际成效实现东丽老百姓的“城市梦”。坚持产城融合、特色发展,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创建8个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特色小镇群。大力推广“互联网+城市运行”模式,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雪莲路、登州路、海河东路等8条道路顺利推进,程新道等3条道路完成拆迁,华明街弘信道等10条道路整修工程竣工,全面完成“七横七纵”主干路网建设,打通南北向道路交通。规划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现供水、供热、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排水等管线统一规划施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实现各个城市组团轨道联通、路网覆盖、管网完善、设施齐全。

  着力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坚持“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完善“一级政府、两级行政、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城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积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拓展城市科学管理空间。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历史风貌,打造城市标志,使东丽成为更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人文魅力之城。

  围绕迎全运,以比赛场馆周边和入市口道路为重点,以“清、洁、序、绿、美”为目标,以文明城区为标准,实施园林绿化建设提升、街景立面美化提升、环境卫生集中治理等工程,市容环境逐步改善。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化建设全过程,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一体化治理,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作。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建设舒适、和谐、宜人的美好家园。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案件全部整改落实。

  三、加快建设文明城区,引领群众生活新风尚

  东丽区始终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把财力和精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以20项民心工程和“沃土计划”为抓手,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分析和形势研判,大力推行“双到双零”就业服务模式,健全完善区、街、社区(村)就业增收服务网络,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大学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基地等创业载体,推动形成全民创业高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延伸。守住民生底线,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群众“救急难”和社会保障“碎片化”问题。今年上半年,完成技能培训8518人,新增就业10401人,救助困难群众17.5万人次,全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

  优化民生社会事业设施布局,抓质量、抓管理、抓队伍,加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实施30所学校、幼儿园建设,上半年已开工建设16所,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工建设,东丽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进场施工,金桥街龙泉里等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3个多功能运动场、21个社区健身园建成,公共服务体系的包容性和承载力进一步增强。优化教育服务,探索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东丽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会的赛事承办区,圆满完成了赛事的各项准备和服务工作,为“全运精神”做出了东丽诠释。以全运会为契机,建立“大健康”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15分钟健身圈”,提高群众全民健身热情,加快促进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文明体系建设,强化基层文明创建,塑造高素质文明东丽人。创新开展“诚信东丽”活动,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正确价值导向,全区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稳定工作部署,全力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对非法加油加气、危化品企业进行专项整治,生产安全、道路交通事故同比均大幅下降,东丽被确定为天津市安全生产月教育实践基地。立足“减存遏增”,坚持源头预防,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81件,成功调处1067件。加强“三道防线”,确保了非访、集访零记录,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世界智能驾驶大赛、第十三届全运会等一系列维稳安保任务。开展平安建设“十安联创”活动,推动29个平安典型项目建设,开展“拆违治乱”“打五黑”专项整治行动以及综合性突出问题治理,全区安全稳定环境得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