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千亩小站稻全面进入育秧阶段 优质品种打造口感优质的大米

18.04.2015  21:18

  进入四月中旬,天津市津南区小站地区的千亩小站稻全面进入到了育秧阶段,今年,小站稻种更换了更加优质的品种,还将通过多种绿色耕作方式保证增产增收。

  站在小站稻育秧田高高的田垅上,一眼望去,几十条育秧带已经被覆盖上了特制薄膜,这是保证小站稻育秧品质的第一步。农户们还要围扰在千亩田间,不时观察着苗情,根据天气揭膜放风或者盖膜保墒。津南区小站镇名洋湖都市庄园经理赵立忠介绍说:“现在已经到了萌芽状态了。在垅上都给扣上膜,提高地温,促进发芽。现在每天就是看看出芽率。看看苗情,掌握一下温度。”

  津南区小站镇是驰名中外的小站稻的发源地,从2011年开始恢复耕作传统的小站稻米,采用旱地育秧的方式培育壮秧,并且已经积累了五年的耕作经验。

  为了将米质培育得更纯更香,今年,他们不仅拿出了在津南区首届赛米大会上的金奖稻种,还因时制宜地选育了全新品种,赵立忠说:“品种以天津原种场的E28和天津农科院作物所的209为主,主打这两个品种,各五百亩地。咱们注重的是质量,考虑的是口感,吃到嘴里香、糯,有水稻的稻香。”

  稻田耕作中育秧的关键在于防御大雨天气,为此,名洋湖都市庄园在今年备耕时节提前着手,深挖排水渠,被加深的排水沟不仅成了道道田地上的“风景线”,还对改良盐碱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再过半个月的时间,小站地区的传统小站稻就将进入施肥期了,底肥施好对于全年优质丰产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采用鸡粪、豆饼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农业专家还为园区支招,合理分配肥料,简化技术,提升稻米质量。津南区农技推广站站长郑宝福说:“2015年我区水稻生产要以轻简栽培为核心,通过配套简化施肥及适时收获技术,提高群体质量,提出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