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12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活动在曹庄泵站举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尹海林宣布“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有关部门和单位,市有关部门、单位和区县政府负责同志,以及工程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和供水企业代表参加。
尹海林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胜利通水表示衷心祝贺,向南水北调工程全体建设者,水源地及沿线省市干部群众、库区移民致以崇高敬意。他说,天津是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南水北调不仅是全市人民的“解渴”工程,也是天津发展的“输血”工程,是实实在在的“生命线”工程。引江之水来之不易,管好南水北调工程、用好每一滴引江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天津将一如既往坚持高标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生态保护,转变用水方式,用好、用活、用足宝贵的引江水,同时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确保水质安全,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让全市人民受益。
张野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是国家的大事,也是天津人民的喜事。2006年6月,天津市在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中率先启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在天津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参建单位的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天津市圆满完成了所承担的天津干线及市内配套工程建设任务,配套工程与干线工程同期建设、同步发挥效益,如期迎来了清澈的长江水。引滦、引江双水源必将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今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将和工程沿线各省市全力做好调水、护水、用水、节水的后续工作,切实把南水北调这一举世瞩目的民生民心工程管理好、保护好。
天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受水区之一。主要向天津供水的天津干线是中线总干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北,由西向东经过河北省8个县市和我市武清、北辰、西青三区,止于天津外环河西侧的出口闸,与天津配套工程曹庄泵站相连接。2008年11月17日,天津干线率先在本市境内开工建设。2013年9月30日,天津干线全部完工。2006年6月,天津结合城市路网建设,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中率先启动配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直接承接引江水的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尔王庄水库至津滨水厂供水工程、滨海新区供水工程、西河原水枢纽泵站、西河原水枢纽泵站至宜兴埠站原水管线联通工程等5个骨干输配水工程已全部建成,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工程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单元工程一次验收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保持在93%以上,安全生产始终稳定受控。
据了解,工程通水后,我市将年均新增供水量8亿立方米,到2020年,全市供水量将达到15.5亿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引江水进入天津后,为保障各水厂切换平稳过渡、安全运行,将按照逐个水厂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水源切换。首先切换滨海新区的津滨水厂,其供水范围覆盖的东丽区、津南区及滨海新区部分区域市民将首先喝上长江水。待运行稳定一段时间、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实施中心城区水厂水源切换。至2015年春节前后,中心城区广大市民都将喝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