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煤气80后、90后职工技术创新挑大梁 国际争先,我们也是蛮拼的!
28.04.2015 11:15
本文来源: 总工会
本报讯今年3月下旬,由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公司建设和运营的中国首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电站(简称IGCC)”顺利完成72小时满负荷试验。试验期间,电站平均负荷率达到96.5%,联合循环最大负荷达到265.9MW,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并远超国外IGCC同期运行成绩。说起这些,IGCC的职工们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国际争先,我们也是蛮拼的!”
IGCC融合了化工和电力的高新技术,是清洁煤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华能煤气化发电公司为建设运营好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电站”,成立了以两位首席工程师为中心的“首席工程师创新工作室”,并由80后、90后职工组成核心团队向气化煤种适应性研究、燃机蜂鸣特性研究等6大难题进行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气化炉烧嘴罩泄漏等业界难题,一举打破了国外IGCC电站从投产到稳定运行一般需要5到8年时间的“发展魔咒”,仅在电站投产运营的第二年,就累计运行5600小时,发电量接近11亿千瓦时,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达沃斯论坛”等保电任务,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煤炭节能创新路。
作为一个“年轻”企业,华能煤气化发电公司80后、90后职工占职工总数的75%。金牌职工许东亮今年只有28岁,可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断钻研气化技术,已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多家专业技术类期刊上,成为华能系统内最年轻的值长之一。提起这些,许东亮总是不忘感谢公司工会给搭建的平台。据公司工会主席杨瑞芳介绍,在IGCC从建设到投产的过程中,工会始终致力于服务大局,一方面引导职工集思广益,通过开展各种创新创效等活动,发动职工积极钻研技术难题,努力把IGCC打造成为中国清洁煤发电的一张名片;另一方面,工会抓住年轻人“自我价值实现”这个核心需求,建立了微信科技创新推广平台--华能科技秀,并制定“112人才”计划,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也为职工打通了一条技术岗位晋升的通道,2014年,公司评选出14位金牌职工和16名拔尖人才。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8.04.2015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