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天津分行助力天津融资租赁快速发展

01.06.2017  21:27
  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租赁业发展创新示范基地,融资租赁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集群效应,区内产业优势明显,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合同余额、产品创新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自贸金改政策为租赁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租赁业发展创新示范基地,融资租赁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集群效应,区内产业优势明显,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合同余额、产品创新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自贸金改政策为租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农行天津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在融资租赁发展成熟的国家,融资租赁渗透率一般在15%-30%之间,我国目前的水平仍低于10%,应该说国内融资租赁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市场潜力。融资租赁的业务模式也将进一步丰富,业务领域会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租赁、跨境租赁等方面的创新产品会进一步增加,与实体经济发展结合会更加紧密。ABS、公司债券、IPO等新兴业务在租赁公司融资中占比会进一步增加,融资模式更加脱媒化、多元化。但同时,行业内企业经营分化也日趋明显,租赁公司空置率处于较高水平,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应该也是未来的一个大的趋势。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天津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有: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融资租赁行业,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政策,如《关于促进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融资租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租赁公司设立、租赁合同权属登记、物权保护、多渠道融资、市场培育、业务创新、财税优惠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方面明确了支持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有关部门相继制定配套措施,形成了支持租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其次,天津融资租赁集聚效应日趋明显,集聚了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渤海租赁、大唐租赁、国电租赁等一大批行业内优质租赁企业,租赁合同余额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飞机、国际航运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分别占全国的90%、80%和100%。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培养了一批熟悉租赁业务的人才,为行业后续发展储备了较好的人力资源。最后,天津融资租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率先开展了SPV租赁、保税租赁、跨境租赁、离岸租赁、转口租赁、联合租赁等诸多创新业务模式,完成全国首笔无形资产租赁业务,这都是天津发展融资租赁的优势所在。
  从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了解到,农业银行天津分行紧扣银租业务主题,深入调研租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紧盯出租人、承租人、租赁物三个核心点,拽住应收应付款的现金流和资金链,充分论证了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中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并在区域同业中率先实现了优质融资租赁公司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信,极大便利了融资租赁公司资金使用和流动性管理,有效促进了区域租赁产业的发展。联合渤海租赁支持了海南航空3架、天津航空1架,共4架飞机的租赁业务,累计投放资金约人民币24亿元,为海南航空、天津航空机队扩充、机型更新提供了金融服务。上述业务开展过程中,天津农行群策群力,办理了飞机租赁项下系统内首笔外币保理业务、首笔内部银团保理业务。通过与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一方面拓宽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好的满足了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充分结合天津市针对融资租赁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打造适合的业务模式,最大限度的为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商业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融资需求市场,甚至是相同的客户,但我们一直认为双方不单纯是竞争的关系,而应该是竞合的关系,也就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并且合作大于竞争,因为银行可以为租赁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租赁公司可以拓宽银行的获客渠道,并且共同的目标是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促进银行和融资租赁相互促进、健康发展方面,我们希望一方面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沟通机制,畅通银行、融资租赁沟通渠道,促进双方共同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加强行业风险监测、分析和预警,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规范行业管理,建立租赁公司退出机制,切实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农行天津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