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超预期,我国经济“容纳器”作用凸显

18.02.2016  17:02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徐博) 今年1月份,我国调查失业率统计范围从31个大中城市扩大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后,调查失业率数据为4.99%。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就业能保持这一水平相当不易。而且,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我国201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专家认为,得益于经济体量逐步增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创业创新蔚然成风等因素,我国经济的就业“容纳器”作用正在凸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经济总量达到40万亿元,增速为10%时,GDP增量是4万亿元;GDP总量为50万亿元,增速8%时增量就能达到4万亿元。如果经济总量达到60万亿元,即便增速再放缓,拉动的就业也能保持增长。“前些年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是100万多一点,而近几年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是150万人左右。”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透露。

  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使得就业总量超过预期——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远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三产每增长一个点,平均带动就业70万人,同期二产增长一个点带动61万人。”信长星说。

  据人社部统计,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从2010年的36.7:28.7:34.6优化为2014年末的29.5:29.9:40.6,这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首次超过四成,成为绝对主力。以上海市为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已接近70%。虽然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传统制造业用工需求下降,但信息技术、旅游酒店、教育培训、金融等新兴行业用工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企业招工数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简政放权的不断推进使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个体私营经济等蓬勃发展:2015年全国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新登记企业443.9万户,增长了21.6%,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约1.2万户。专家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蔚然成风也是我国就业超预期的一大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例如发展电子商务、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

  “其实,我国创业已经不是零门槛,而是‘负门槛’,因为有很多帮扶措施。”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以大学生创业为例,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我国加强了创业培训,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出台税费减免政策,进行落户政策支持,提供创业服务等。

  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合作进行的大数据交叉比对显示,2014年在工商部门新登记注册大学生创业总数达到47.8万人,同比增加了33.3%。

  “对于2016年就业总体形势,我们判断还是有很多的有利因素,比如现在经济发展基本面还是向好,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在持续发力增效。”李忠说,“受益于这些有利因素,我们判断2016年就业形势还是会延续总体稳定的态势。”(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