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减负难 别把责任推给家长
在幼儿园里不教唐诗一百首,不教一百以内加减法,也不教英文拼写……随着幼儿园“去小学化”开展以来,儿童的负担明显减轻。记者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些幼儿园调研时,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表示,“去小学化”最大的障碍出现在家长。而教育专家也表示,幼儿园“去小学化”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转变观念,让孩子确实减负,不让孩子过早接触小学阶段课程,以“防幼儿园不教,课后班自学”的现象发生,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据新华网)
给孩子“减负”是多年来的一个老话题,而孩子“越减负担越重”的事实,也一直被人们所诟病。如今,这个词居然已经被用到了幼儿园,不失为一种讽刺。而更可关注的是,居然有教育专家说重点是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童年本应是一幅充满想象,充满童真,充满乐趣的人生画卷,让孩子能够尽情描绘自己的多彩童年,应该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因为,天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
报道中提到,一些学前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心理”,仍然开设小学课程。殊不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迎合家长心理”,而在于这些“家长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没有不得已的原因,又有多少家长心甘情愿花着高昂的学费,让孩子牺牲难得的休息时间,去各种补习班“受罪”呢?学校方面,给学生“减负”成了必修课,但升学率仍然是重要指标;家庭方面,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进入名校则为孩子前途提供保障的第一途径。如此一来,势必造成了课堂上减下来的“负”课外补,中学减下来的“负”小学补,小学减下来的“负”幼儿园补。起跑越来越早,赛跑的距离越来越长,孩子的负担自然越来越重。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段话: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但是,在当下的制度中,又有哪个家长敢放心地“解放”孩子呢?教育专家们,别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