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交锋 熊孩子“犯浑”得给“一棍子”?
天津北方网讯: 11月13日晚上8点,鹤壁市山城区鹤煤总医院急诊室爆出猛料,一个13岁女孩疑因学习成绩差被亲妈打死,送到医院前就没有了呼吸。近日,又有消息称,上海浦东一名女子因3岁儿子在家调皮,将其捆绑后打死。一幕幕人间悲剧的上演,让人们在吃惊、愤怒之余,不禁对教育中的惩罚现象进行反思。
近日,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针对“如何看待惩罚”这一话题,调查走访了本市500名中小学生家长以及100名老师,结果显示:赞成惩罚的占58%,对此持反对态度的占到42%。在赞成的家长中,有70%的家长对孩子曾使用过“打骂”等过激的惩罚方式。
长期以来,国人深受“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但在当今西方的鼓励式、赞扬式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惩罚教育日渐式微。家里的熊孩子到底该不该被罚?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家长、老师以及相关专家,寻求解答。
成人观点·赞成方
孟女士:“要是讲道理管用,谁舍得打啊?”
孟女士的儿子果果今年7岁,属于典型的哭闹派,只要爸妈不答应他提出的要求,就会不分场合地哭闹不止,有时还会躺在地上打滚。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孟女士会先跟儿子讲道理,但儿子就像没听见一样,怎么说都没用,甚至越讲道理,哭得越厉害。气急了,孟女士就忍不住对儿子动手,每次一动手,就特别有效果,立马不哭闹了。
“巴掌落在孩子身上,当妈的能不心疼吗?要是讲道理管用,谁舍得打啊?”孟女士无奈地说。
林女士:“惩罚是让孩子改正错误的最有效方式”
有一个5岁女儿的林女士,谈到这个问题,很是头疼。“如果在生孩子之前,我的答案肯定是不赞成惩罚,但有了孩子之后,从自身体验来说,必须惩罚,不惩罚是管教不了孩子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看过不少关于儿童教育的书,也时常会去听教育专家讲座。作为“80后”新式家长,曾经她很赞同国外的鼓励、赞扬式教育,就将这种理念用于女儿教育上,后来发现,女儿变得很脆弱,只能听好的,家里不管是谁,说一句不爱听的就不高兴。
一直对孩子教育十分上心的林女士一看苗头不对,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听上去很老旧,但它能流传下来这么多年,就说明是有道理的。”林女士说,现在只要孩子做错事,她都会惩罚,罚站、罚坐,甚至打屁股,都有过,效果很好,她觉得让孩子体验惩罚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最有效方式。
老师:“赞成惩戒但宁可放纵”
河西区某中学的陶老师从教已近二十年,她告诉记者,从内心讲,她是认同惩罚这种教育方式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她对孩子的教育是越来越“如履薄冰”,别说惩罚,大声批评都有所顾忌。“俗话讲,严师出高徒,从古到今,哪一位优秀的人、有所建树的人,小时候没有遇到过一位严厉的老师呢?说到严厉,就必然跟惩罚脱不开关系。但现在的家长很娇惯孩子,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普遍不好,别说惩罚,批评几句都得前思后想,万一有个啥后果,谁也担待不起啊。”
陶老师说,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惩戒学生的合理规范,体罚与惩戒标准不清,导致教师“赞成惩戒但宁可放纵”。
成人观点·反对方
反对“高压政策”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邓先生:惩罚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逆反
当记者问到邓先生对惩罚持什么态度时?邓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坚决反对。
邓先生今年42岁,有一个15岁的儿子。他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发现儿子房间有一股烟味儿,并在床底下找到了一盒香烟。“一下子脑袋就大了,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还学会了抽烟。”邓先生说,由于工作忙,孩子的教育大多依赖于妻子。妻子奉行的教育理念就是“不打不成才”,在妻子的高压下,儿子不但没有改正那些小毛病,还变得越来越叛逆。
“儿子跟他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跟我还行,但我陪他的时间又不多,我跟妻子说过不止一次,不能依赖于惩罚教育孩子,但她很固执。”邓先生很无奈。“抽烟是不对,可细想想,还不是因为孩子很压抑,在家里没个说话的人。”
王女士:教育方式很多,惩罚是最坏的选择
王女士是一个典型的“放养型”妈妈。她说,她给孩子的自由度很大,“她想干嘛就干嘛,我一般不干涉,而且,我希望她自己解决一切问题。”在她看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无可避免的,只有孩子犯过错误,才能知道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不对的。比如吃饭,小一点的孩子经常会被家长追着跑着喂饭,但王女士却从不这样,她的做法是,不吃就别吃,饿了,再找饭,对不起,没有。“这是让孩子体验,她不吃饭的后果就是挨饿,下一次她再只顾玩儿,不吃饭,恐怕就会想想后果了。”还有就是孩子无理哭闹,王女士说,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孩子只要“耍”,她就任由孩子折腾,其实心里也火,也着急,但越是这样,越暗示自己要冷静。“第一次闹别理他,第二次还当没这回事儿,时间长了,知道这招儿没用,自然不闹了。”
王女士认为,对孩子有效果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但前提是,作为父母,能有意识去接触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着用到子女教育中,渐渐地,自然会发现,惩罚的确有效果,但却是最坏的选择。
孩子心声
面对惩罚,孩子们有好多心里话
对于被动的孩子来说,面对惩罚,他们的小脑袋里是怎么想的呢?
河西区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孙祥:
我不赞成惩罚。从小我就是个皮孩子,爱说、好动。小时候只要我一淘气,我妈就打我,有一次我屁股上都打出红手印了,也有的时候,我妈不动手,但是会大吼,所以,我特别怕我妈,只要我妈在,我就特别老实。我妈也很自豪,总跟别人说:这孩子就憷我,就我能管得住他。可我心里明白,她不是管住了我,而是吓唬住了我。跟我妈在一起我是老实,可是跟我爷爷奶奶在一起我就放纵很多。现在想想,其实妈妈打我的时候,我根本就没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过错,只是害怕妈妈打而已,所以,妈妈不在身边,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南开区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天宇:
我认为惩罚教育是很愚蠢的行为,惩罚不仅不能使我记住教训,还会使我憎恨惩罚我的人。比如学校里,有些总爱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批评、请家长,或是使用一些惩罚的手段,习惯了,这些同学们面对惩罚变得越来越无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嘛。记得我小学时,有一次把作业忘家里了,到学校老师罚我抄写生字50遍,我一边写心里一边想,不就是忘了作业吗,补上不就得了,还用罚写这么多遍,等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当校长,哪个学生不听话就罚写作业,罚写100遍、1000遍,为自己报仇。这就是惩罚的后果,不仅没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还让我很受伤害。
和平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左静文:
我赞成温柔一点的惩罚。我妈妈就很温柔,很少对我发脾气。其实我也是个爱淘气的孩子,但妈妈总是跟我说: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记得我六岁那年,有一次和妈妈去姥姥家,我特别爱玩儿姥姥家的茶叶罐,可我正玩儿着的时候,姥姥家的小狗跑了过来,一撞,茶叶罐掉地上碎了,姥姥一口咬定是我弄碎的,不管我怎么解释,她就是不相信,一着急,我就动手打了姥姥,那是我见过妈妈最生气的一次,但她没有打我,也没有吼我,而是气哄哄把我带回了家,让我坐在一个小板凳上30分钟不许动,反思自己的过错。经过冷静思考,我认识到,不论如何,动手打人都是不对的,况且打的还是疼爱我的姥姥。妈妈的惩罚措施,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专家观点
观点1
惩罚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运用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韩映虹说,我们在无条件爱孩子的同时,必须坚持有原则的底线,惩罚对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但是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
为什么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有惩罚呢?韩映虹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有些规则、原则是不能碰的,一旦碰触就要接受惩罚。在成人社会,有法律的约束,人若触犯法律,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对于孩子来说,那些有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那些违反规则的行为,也必须受到惩罚。如果孩子从小没有被惩罚的切身体验,长大后就很难对规则、界限产生敬畏之心。
但是惩罚也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如何惩罚、什么时候惩罚、惩罚到什么程度,不能以成年人的心情、好恶为标准,而是要以促进孩子健康发展为核心。如果剥去惩罚的外壳,它的内里应该是对孩子满满的爱。家长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孩子不再被惩罚,通过惩罚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行,从而内化为自己行为处事的一种准则。
韩映虹指出,实施惩罚之先,应让孩子了解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受到惩罚,至于惩罚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此外,实施惩罚要遵循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适时,就是行为发生后惩罚措施应该马上跟进,如果过了很长时间再惩罚,则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适当即惩罚的手段要与所犯错误有一定有关联性;适度意味着过轻、过重都不可取。比如,一个6岁的小朋友玩过玩具后,从来都不懂得归位,妈妈提醒他几次,都无动于衷。这时妈妈考虑使用惩罚,可以按照以下三步曲来实施:首先向孩子客观描述他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妈妈可以这样说:宝宝,你看,你玩过了玩具后没有按时收好,扔得到处都是,现在房间里很乱,在这么乱的房子里生活,很不舒服,而且我也担心你会被这些玩具绊倒。然后,明确表示要对他进行惩罚。妈妈可以说:为了帮你养成归位的习惯,改掉乱扔东西的毛病,妈妈要对你进行一个小小的惩罚,你有两个选择,一、你自己把玩具收拾好,并且帮妈妈做一次家务;二、你也可以不收玩具,妈妈帮你把玩具收起来,但是它们会消失一周,这段时间你不可以玩。最后,在实施惩罚之后,一定向孩子表示,虽然对你进行了惩罚,但是妈妈是爱你的。
观点2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虹翔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光有赏识与奖励,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我这里所指的惩罚,是以教育为目的惩罚,是那些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所实施的教育手段。”
王虹翔说,近些年,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教育是一种落后的教育、粗暴的教育,他们更偏向接受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尊重教育等美好的教育理念。其实,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与教育相伴而生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有些情况下,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警示、警醒。”王虹翔说,对于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孩子来说,他们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不强,需要在成年人的引领下,逐渐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对孩子的教育“十八般武艺”都要用,表扬、鼓励要有,当然也不能缺少批评和惩罚。
“我国古代最典型的惩罚就是拿戒尺打手,现在看来,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王虹翔解释说,“孩子偷了同学东西,被家长用戒尺敲打,这种痛感会储存在孩子大脑的海马神经的某个角落里,当他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大脑记忆就会作出反射,这对他的行为是一种提醒。此外,人的手掌心有着丰富的穴位,是很多经络的聚集之地,特别是掌心的劳宫穴,用适当的力度敲打,是有利于孩子提高大脑记忆力的。”
王虹翔不反对现代人模仿古人用戒尺打孩子掌心,但一定要打得适度、打得合情合理。“1—10岁是孩子的模仿思维阶段,适当的惩罚手段会给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3岁以内的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家长可以用纸卷成棒子,轻轻敲打手心,对于10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用小木棒缠上棉花,左右手轮流敲打,打之前要告诉孩子,孩子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要打他,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要加倍惩罚。对于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则慎重敲打,要对孩子讲清道理,说清楚原因和意义,让孩子主动伸出手,接受惩罚。”王虹翔说,“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惩罚方法只适用于家长。”
观点3
惩罚是管用,但心里不一定服
天津华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讲师纪宇认为,在当前的心理学及教育领域,鼓励、赏识已经是被大家公认的主流教育方法,而惩罚法更多的只是一种“调味剂”。
当孩子身上出现了令人担心的不良行为时,家长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纪宇发现很多家长急于选择使用惩罚。“这一招儿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每当纪宇向家长如此建议时,都会得到这样的反驳,“他犯错了,不惩罚难道还奖励吗?”纪宇说,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想让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的奖励,促使好的行为产生,当好的行为习惯产生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不好的行为。实际上,奖励法是可以达到惩罚的所能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此外,漠视法也是改变、消除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纪宇举例说,一位母亲曾向他求助,发现8岁的儿子时常用手摸自己的生殖器,这位母亲如临大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一点作用没有。纪宇建议家长采取漠视法,不刻意关注他这个举动,不刻意纠正他的行为,母亲不必被儿子这一举动所控制,慢慢地这一行为竟然消失了。
为什么很多家长喜欢使用惩罚呢?纪宇分析,就是因为家长们看到了惩罚是强有力改变行为的一种方式,简单、有效,它激发孩子的心里产生恐惧,让孩子屈服,但问题是,在行为上他可能是服了,但是在心理却不一定服,这就会导致他成年后心理出现一定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说不可以使用惩罚,但是惩罚会有一定的风险,这往往是家长的最后一招,轻易不要使用,一旦不管用,往往就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因此,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纪宇主张使用替代惩罚法,所谓替代惩罚就是让孩子看到其他孩子的不良行为受到惩罚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纪宇举例说,家长和孩子乘地铁时,看到其他孩子逃票被抓,此时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告知孩子逃票是不对的,是会受到惩罚的。这种间接的替代惩罚法,同样可以达到直接惩罚法起到的效果,从而令孩子消除不良的行为。
观点4
惩罚易让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实践和传播者张薇认为,惩罚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
张薇说,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现在如果让你回忆小时候被父母惩罚的经历,你记住的是什么?大部分是父母否定、生气、失望的眼神,至于为什么受罚,恐怕早已经不记得了。有些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惩罚你,你不长记性!”而所谓的长记性,那也是大多数孩子出于害怕惩罚或避免冲突而讨好父母,并非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惩罚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很多孩子身上难以改掉的毛病,一罚就见效。“没错,从短期来看,惩罚使孩子的不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但父母们往往容易被这种假象误导,误认为这种方法有效而受到鼓舞,而继续采用惩罚手段。”张薇说,经常遭受惩罚会对孩子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他们的心里也许会产生这样一种信念,那就是“我的行为要得到他人的允许和认可,我要表现得让大人满意。”有这种心理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焦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惩罚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这就好比对待一棵树,不能只注重树木的枝叶花果,而忽略了它的根基。张薇认为,惩罚只是纠正了外在行为,而忽略了对孩子这个生命生长过程中的需要和生命力的呵护和滋养。在张薇看来,惩罚还破坏了亲子之间天然的联结与信任,会导致孩子逐渐向父母封闭内心,并形成一种“父母无法理解我”的印象,进而不愿与父母进行沟通谈心,这也是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为头疼的问题。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暴力的种子,进而影响在遇到困难时孩子与他人的互动模式。
其实,孩子每一个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美好的需求。比如,孩子打人、骂人、破坏东西,他可是感到委屈、伤心或愤怒,因为他内心可能有着爱、理解和尊重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在父母认为该惩罚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试着放下该不该惩罚的念头,也试着放下问题的焦点,看看孩子此刻的状态和内心所要表达的需要,给孩子真正的体贴与理解,然后再来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满足那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