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因地制宜打造都市农业园
永丰蔬菜种植基地 记者 苏里 摄
盆栽蔬菜生产能力已达到日产500盆,28个不同的蔬菜品种,主要销往京津地区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新区的“三农”、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和小微企业等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工作检查活动走进汉沽街进行实地考察,见证了这里“生态立街、旅游兴街、项目强街”的街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
亮点1
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蔬菜
永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6月,坐落在汉沽街大马杓沽村,占地面积130亩,建有冷暖蔬菜大棚26栋,以生产无公害蔬菜和盆栽蔬菜为主。合作社与天津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生产研发无公害蔬菜和采用有机生态基质的盆栽蔬菜。“合作社坚持以科技为核心,以健康为目的的理念,加强绿色防护措施,坚持走绿色无公害的路子,种植和生产放心蔬菜。从改良土壤开始,严把农药化肥污染关,将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蔬菜供应市场,保障食用者的身体健康。”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做好农科院环资所联合申报2015年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特色叶菜基质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为盆栽蔬菜的改造和提升做好准备。
亮点2
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
天津滨海江淮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批准,由安徽桐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发起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注册资本3亿元,坐落于汉沽东风中路3号。“我们银行的贷款全部投放给新区的中小微企业,很好地支持了当地民营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地方性村镇银行,未来三年该行资产总额将达35亿元,各项存款净增27亿元,各项贷款净增20亿元,实现纳税2600万元。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在每年新增贷款中保持在70%以上。未来三年将设立15家支行和6家自助银行,金融服务覆盖整个新区。未来还将在新区建设全国江淮村镇银行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与金融市场交易中心等,增强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记者手记
回望2014年,汉沽街以强街强镇为主线,围绕“保改革、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总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打造社会管理升级版,推进民生服务便利化,形成平安建设新常态。尤其是立足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倾力打造“一园两片区”(“一园”即东扩新城医疗健康产业园,以医疗健康、居家养老为主导;“两片区”即大田片区和汉沽城区。大田片区以旅游休闲、农业观光为主导;汉沽城区以生活服务、活力宜居为主导)。科学确定了“生态立街、旅游兴街、项目强街”的街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此外,汉沽街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布局。聚集种植、养殖产业优势,形成南北两翼5000亩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小马、大马组团为标志的现代农业设施产业园初具规模,以芦前村为代表的温泉养殖业稳步发展。完善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垂钓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效益提升。在设施农业方面,永丰合作社投资2000万元进行提升改造,引进盆栽蔬菜新品种;小马村、小王村放心菜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采用基质栽培草莓新技术,引进新品种20余个。农业合作社达到53家,新增设施农业270亩、温室设施农业大棚84个、钢骨架大棚109个,设施农业累计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052亩。
2015年,汉沽街将重点放在做强经济、多元发展、产业升级方面。确立了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农业开发等项目为发展方向的楼宇经济产业,年内力争引进商贸类企业50家。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改善农业设施功能。投资500万元提升改造大马杓沽村420亩放心菜基地建设和农业设施提升项目。发展农业光伏项目。结合日光节能温室保温、肥水一体化技术,在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大棚基础之上,打造附带设施农业光伏项目。精心筛选种植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丰富金湾、芦鑫、泽鑫等农业园区产品品种,提升改造芦前村、小马杓沽村、小王村放心菜基地建设项目,引进蔬菜新品种,提质扩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走精品路线,注重对金佰汇商厦等传统商业进行流程模式再造,培育、打造集大型超市、名品旗舰店、餐饮等多重业态为一体的新商业综合体。
主动顺应新区发展的步调节奏,进一步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全力推进美丽汉沽街建设……汉沽街,正在努力使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记者 单毅 刘芸 报道)